今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152 0173 3840.5万亩、比去年减少6.5万亩、减幅4%。8月初开始采摘,目前全市采摘已接近尾声,预计11月上旬基本采摘完毕,比去年略有提早。根据当前销售形势预计全市棉花总产值20.14亿元(按籽棉7元/公斤计算)、比去年减少13.35亿元、减幅39.86%。
一、气候*为不利,产量大幅降低。今年,气候条件对棉花生长总体来说*为不利。尽管棉花育苗、移栽期间天气较好,基本上在5月25日左右移栽完毕,没有出现往年的“6月苗”现象,但后期恶劣天气严重影响了我市棉花生产。6―8月份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棉株生殖生长加快,植株矮小、营养体不足,部分棉田未封行,蕾铃脱落率增加,棉铃肥水供应不足,致使成铃数减少、铃重下降,棉花生育期提早(8月15日就进入吐絮盛期,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在随后的两个月棉花吐絮阶段,又出现了8月23日―25日局部狂风暴雨和9月上旬的大面积持续阴雨天气,棉花掉花掉蕾严重(顶端4―6盘左右果枝基本没有成铃)、秋桃大幅减少、后期大量烂铃。同时,充足的雨水使蕾期、花铃期施用的肥料充分吸收(由于干旱缺水,蕾肥和花铃肥未充分利用),在棉株蕾铃少的状况下,许多棉株在9月上、中旬出现二次生长,导致9月底棉株还青枝绿叶,阴蔽度高,棉铃吐絮不畅,烂铃数增加,造成今年全市棉花大幅减产。并且因棉花收购价格低、工价高,捡花劳动力不够等,部分棉花未及时收捡而烂在棉地,从而进一步造成了棉花实际收获产量减少。据调查,今年我市棉花平均种植密度为1050株左右、与去年持平,每株成铃数35.24个、减少9.6个、减幅21.4%,每亩平均成铃数37002个、减9513个、减幅20.45%;单产185公斤、减少80公斤、减幅30.18%,总产28.77万吨、减少14.16万吨、减幅32.98%。
二、收储新规实行,市场行情低迷。由于今年的天气导致我市棉花色泽较差、纤维长度一般低于27mm,达不到纺织企业加工要求,企业用棉主要来源于国家抛储和进口棉,使得交储成为我市棉花销售*主要的途径。然而,今年棉花收储实行新的质量检验标准,要求颜色级达到白棉1、2、3、4级及淡点污棉1、2级(过去未对棉花颜色提出要求),纤维长度27mm以上,而我市棉花颜色历来较北方棉区棉花灰暗,无形中提高了交储“门槛”,致使我市棉花销售受阻。当前,全市棉花仅销售7.5万吨左右,占产量的26.1%。受此影响全市棉花价格呈现高开低走行情,籽棉价格由开秤时的8.2―8.4元/公斤,下降到现在的6.4―6.8元/公斤,且基本无人问津。如果国家收储政策不作出调整,预计后市棉价将无提升空间。
三、种棉效益下降,种植意向调整。据估算,今年棉花种植亩平收入仅为1295元,比去年减少772元/亩;物化成本490元/亩左右,因抗旱、肥料投入增加等,物化成本比去年增加10元/亩左右;亩平收益仅805元(未计算人工成本),比去年减少782元/亩。经初步调查,由于今年种植棉花产量低、价格降、成本增、用工多、效益差,严重挫伤了棉农的积*性,部分棉农2014年有改种补贴相对较高的水稻,以及投工较少、今年效益相对较高的大豆、芝麻、玉米、高粱等作物的意向,预计明年全市棉花面积将减少10%左右。
四、问题与建议。因籽棉无人收购,棉农囤放在家中易引起火灾,还将给以棉花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造成生活困难,从而变成社会问题。建议:一是落实优惠政策。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度棉花购销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个别因受灾达不到国家收储质量的地区,由产棉区政府研究通过地方储备加以解决。今年,湖南棉花遭受了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建议省政府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及时启动地方储备;另外,国家临时储备政策也应适当放宽收储标准,将长度26mm和颜色级32级(淡点污棉三级)的棉花纳入收储范围。二是畅通销售渠道。加强与收储企业的联系,减少流通环节,为棉农交售棉花提供便利,让棉农真正享受到收储政策的实惠。三是加强信息服务。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正确引导棉农不盲目惜售,适时交售棉花。
(来源:常德市农业局经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