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货市场:竞拍价格冲高,纺织厂减少用棉量。
上周共推出抛储计划236404吨,较前一周增加11460吨,其中2008年度收储棉143143吨,2003年度储备棉91461。共成交165511吨,其中2003年度储备棉成交91052吨,流拍409吨;2008年度收储棉成交74460吨,流拍68683吨。截止7月10日,累计成功抛售储备棉748958吨,其中2008年度储备棉405880吨,2003/2004年度棉花343078吨,折328级棉花均价12990元/吨。上周新疆、甘肃库点虽然仍有较大流拍,但是从成交情况上看有明显好转,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库点相对于内地库点竞争较弱,竞拍价格较内地低,周后期其成交率有所上升。
随着棉价持续上涨,中小纺织厂经营越发困难,资金压力和库存压力均较大。在上周对山东、河北两地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中小纺织厂资金困难,无法参与到抛储中去,而委托代理的费用也加高了纺织厂的成本。目前纺织厂的纱线库存正常,维持在15天左右,而棉布库存积压较大,一些用棉量越多的纺织厂亏损越大,这也使得纺织厂不得不减少棉花的用量,目前一些纺织厂把棉花的用量控制在50%左右,涤纶短纤用量居多,一些艰难维持的纺织厂只好限产停机,据从纺织厂了解停产的成本要高于现在限产停机的状态,所以纺织厂只好选择艰难维持。
二、电子撮合:重心上移,焦点集中在9、10月份。
上周,电子撮合共成交38820吨,较前一周增加4840吨;订货量减少1660吨,累计订货18460吨。该周电子撮合重心上移,除9、10月合同小幅上涨外,其余合同均上涨超过百元,其中远期合同MA0912周均价13164元/吨,较上周涨166元,为涨幅*大的合同。
从上周交易情况上看,市场行情继续反弹,五个交易日仅有个别合同小幅下跌,整体上涨势头明显。近月合同MA0907涨幅较大,在周五的交易日里冲高至13600元/吨,但是由于该合同临近交割月,所以成交量不大。本周MA各合同均价均在13100元/吨一线以上,近期合同MA0907周均价为13440元/吨,高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229级)193元。
该周电子撮合呈现以下特点:1、近中期合同重心大幅上移,成交量有所放大。随着目前市场上的关注点转向新棉的预期,电子盘的交易重点也移至中期合同上,MA0909合同周均价为13283元/吨,较前一周下降107元。2、成交量大幅增加,订货量继续减少。MA0909和MA0910两个合同周成交量*大,分别为14500吨和10640吨。订货量方面,除远月两个合同订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合同订货量均较上一周有所减少,其中MA0908合同订货量*大,为5520吨。
三、国际市场:期棉上涨支撑不足,*新报告增加期末库存。
上周ICE期棉在五个交易日先跌后涨,周末USDA报告虽然偏利空,但市场在投资者的支撑下,仍以上涨收盘。该周10月合约周均价为58.50美分/磅,较前一周涨3.58美分/磅。同期国际现货呈现相同趋势,其中Cotlook A指数周均价为64.06美分/磅,较前一周涨1.65美分/磅。1%关税下折算为11251元/吨,低于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632元;滑准税下折算为12677元/吨,低于国内206元。
美国农业部(USDA)*新预测中调减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和消费量,调增全球进出口量及期末库存。下年度产量、进出口贸易量及消费量均小幅调减,调增期末库存。预计08/09年度全球产量2328.1万吨,减3.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779.5万吨,保持不变。全球消费2402.3万吨,减少3.6万吨;其中中国消费985.2万吨,减5.5万吨。全球进出口分别为625.3和633.8吨,增加8.3和16.7万吨;其中中国进口150.2万,增加8.7万吨。全球期末库存1348.7万吨,增17.2万吨;中国期末库存为432.7万吨,增14.1万吨。
四、市场展望:
本周收储计划继续进行,随着每日抛储数量的增加,尤其是陈棉投放量的增加,预计成交量较有所上升。按照目前每日的竞拍数量维持在50000吨左右,预计此次抛储计划会在8月中上旬结束,但距新棉上市仍有一段时间,如果国家不采取增发储备或进口配额等措施,皮棉现货市场仍有冲高的可能。
海关总署*新数据显示,2009年6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139.4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43亿美元,同比减幅9.96%,较上月增加16.41亿美元,环比增幅13.33%。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49.11亿美元,较上月减少0.15亿美元,环比减幅0.31%,较去年同期减少7.07亿美元,同比降幅12.59%;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90.36亿美元,较上月增加16.25亿美元,环比增幅21.93%,较去年同期减少8.36亿美元,同比降幅8.46%。“外需萎缩的局面没有根本好转,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人民币被动升值等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的出口在上半年步履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