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馏酒产业发展对话环节,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程劲松、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茅台集团总工王莉、汾酒总工杜小威、泸州老窖副总经理张宿义、劲酒技术总监刘源才、今世缘副董事长吴建峰、扳倒井总工张锋国等参与交流,并达成一致共识。
**,白酒走出去*基本的是安全,这是底线。酒也是一种饮料,要好喝,口感要好,尤其要适合国际消费者的口感,做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干净、层次感)。
其次,传播产品一定要用国际化的语言,抓住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以此为突破口。
第三,企业思维要转变,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定要转换角色,认清形势;要谋求标准接轨,包括品控、质量安全指标、工艺等。
第四,价格问题,一般走出去的核心产品如茅台、五粮液、国窖等在国外都是上百甚至几百美元一瓶,但是国外市场上销售量*大的高档酒也就在几十美元,如何平衡价格与质量关系,甚至是处理好品牌力的关系,需要进行探索。
第五,白酒消费的仪式感问题,特别是对比日本的清酒与烧酒,中餐普遍是快餐,需要长期的消费文化引导,要传播“中国酒才是中餐的标配”这种意识。
第六,白酒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如何让外国人听得懂,要逐步构建白酒产品特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联。
第七,白酒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恒心与耐心,需要国家战略层面上的重视和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
孙宝国建议,白酒国际化要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成为外事接待用酒之**,可作为外事礼品。此外,白酒产品标签应该有醒目的英文标注,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