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嵊泗贻贝疯狂生长的季节,每当这时,嵊泗贻贝主产地舟山市嵊泗县枸杞乡的贻贝养殖户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经过两个月“休养”的厚壳贻贝陆续上市,不仅能让市民享受到鲜美无比的大海之味,也给当地养殖户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养殖户对运至码头的贻贝进行下货
贻贝俗称海虹、淡菜,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海中鸡蛋”。嵊泗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无污染等特点,是海鲜中的佳品,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嵊泗县有贻贝养殖户900户,养殖面积达2.2万亩。其中,枸杞乡有贻贝养殖户591户,养殖面积1.6万亩,占嵊泗全县养殖总面积的70%。为切实保护嵊泗贻贝品牌,促进贻贝产业健康发展,2019年,嵊泗县对嵊泗海域内养殖的厚壳贻贝实行休养管理。
“实施贻贝休养管理制度,是我县推进贻贝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是嵊泗厚壳贻贝休养管理制度实施的第三年,从前两年的实施情况来看,经过休养期后,贻贝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嵊泗县枸杞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保证了嵊泗贻贝的品质,提高了贻贝颗粒饱满度,实现贻贝产业的碳汇。这一制度的实施其实是一场思想革新,养殖渔民转变传统养殖观念,促进贻贝产业从数量粗放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
为呵护贻贝的成长空间,降低桁地养殖密度,使贻贝具有更优品质,嵊泗县充分借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思路,实行养殖海域三权分置,探索实施养殖用海的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分离,进一步明确养殖海域的产权情况,对养殖用海进行科学管理。在枸杞乡,目前已有****养殖户与政府签订用海租赁合同。
同时,嵊泗县推行智慧养殖,以科技助力贻贝全产业链发展。利用同博定位、北斗导航、无人机巡航等加强养殖桁地管理。近期,嵊泗县已着手建设贻贝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将对海水、温度、养分饱和度等要素监测,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考虑到产业的长远发展,嵊泗县聚焦贻贝产业环境问题,从贻贝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升贻贝产业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绿色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建设了一批以“旱坞长城”“收纳魔方”为代表的物资堆放场地,变环境问题场所为特色风景,并使用环保型浮球替代,出台泡沫浮子回收替换奖补机制,全力保护海洋环境。
在销售方面,受疫情影响,嵊泗贻贝外销受阻,但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嵊泗贻贝积*向内陆市场进军延伸,“心贻枸杞,嵊泗等你”贻贝美食旅游推介会等“外销”手段不断助推产品库存清零,“贻贝文化节”等“内引”活动持续提升文化品牌,贻贝全产业链提升,六产融合前景越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