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溯作为监管的一种手段,其常态化对于食品行业意义深远。一方面,作为政府部门有效管理手段,追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日常监管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打造透明、高效的供应链,通过追溯提高管理水平成为可能。在对商品进行溯源中,由于参与管理部门分散、条码数据不统一,造成流通环节扫码数据容易“断链”。相关专家建议,应采用统一标准的条码技术,采用与国际一致的编码体系,确保追溯信息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追溯 。 ”
全链条追溯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发重视,多方参与、共同锁定“菜篮子”的“*初一公里”,建立从生产基地到物流配送,再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追溯体系。
对于企业,全程化的追踪加强了企业质量管理,减少了纠错成本,方便企业收集产品信息,了解消费趋势。质量追溯体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当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够利用追溯体系快速查到问题源头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召回,减少企业和消费者的损失。对于消费者,通过追溯可获取产品的生产信息、加工信息、物流信息、交易信息等多方信息,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健康安全。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覆盖全国、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促进质量安全综合治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水平。
随着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建成并与多个省级平台对接,我国目前已实现上亿种产品的责任主体追溯和3000多家企业的产品过程追溯。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为例,近5年来,顺德市场监管局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合作,依托该平台,在不增加生产企业资金投入、不改变销售环节工作流程、不影响消费者购物便利性的前提下,实现对辖区内260多家食品企业、100多家食材配送企业及近200家农贸市场的生产、采购、流通(配送)、消费等全链条数字化追溯的动态一体化监管。
在顺德,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利用商品条码+批次的形式,将预包装食品从原料进厂查验、生产管控、出厂检验、销售去向等实现全过程(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消费者可利用手机扫码查询信息,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对问题产品可实施精准召回和靶向监管。在食品销售环节,重点针对优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进行标准认证,对基地的产品赋予GS1位置编码和品种编码,赋码的农产品从种养殖基地—物流运输—食品配送—终端消费“一码平川”。
顺德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孔繁昌表示,通过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企业完善内部风险防控、自控自律、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抓住重点环节,落实风险防控,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一方面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消费安全相关信息的知情权,一方面倒逼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从而形成食品安全政府推动、专业机构参与、技术机构支撑、经营主体自律、消费者获益的共享诚信的“多赢”局面。
建立统一物品编码迫在眉睫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的空间,尤其是此次北京新发地疫情,暴露出农贸批发市场在供应链可追溯方面的短板。许多农贸批发市场依然采取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模式,对消费者而言,手中商品的“前世今生”依然成谜,大多数进口生鲜食品更是缺乏追溯途径。建设从源头开始、覆盖范围更广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迫在眉睫。对此,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办法、指南、要求等。但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看来,这些标准之间还存在内容交叉、要求不统一等情况,一些省级政府根据自身需要出台的一系列地方标准在实用性和操作便利性上仍有待改进,与国际追溯标准之间也存在差距。
山东省科学院新一代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钱恒表示,从追溯的理念看,离不开对产品的标识,即标准化、个体的**编码。而**编码被识别,需要明确数据载体。“无论是一维条码、二维条码,还是RFID电子标签、NFC电子标签等,这些数据载体都是用标准化的形式把个体的**编码写进系统。”钱恒说,从标准化的系统来看,基于**编码和数据载体,在整个供应链中集聚更加高效的规范化数据,并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追溯系统就成型了。
随着我国物品编码事业快速发展,产品编码的统一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基于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的商品条码结算体系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GS1编码作为“商品身份证”的作用将更加突出,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破局。
“物品编码是实现物品自动识别、信息系统互联的一个必然前提。通过在线上线下采用统一的物品编码标识标准,整合上下游商家和产品,避免了众多互不兼容的系统所带来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进一步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信息流和实物流快速、准确地无缝链接。”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铎介绍说,“统一的物品编码标识,不仅能起到产品‘身份证’标识作用,还能使产品整个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实现可视化。其次,统一的编码身份标识,可以在全球任何国家和地区通行无阻,对跨境电商也起到保障作用。”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我国累计有80多万家生产企业拥有GS1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目前使用商品条码的产品达数亿种,商品条码在零售行业覆盖率达95%以上。
与此同时,物品编码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数字经济领域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新技术的出现和迭代,让追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显著提升。5G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高效稳定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追溯数据具有不可抵赖性成为可能;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追溯系统发挥更大作用。
大数据对追溯系统则是重大利好。“追溯系统中的信息本身就是大数据的来源。要掌握无处不在的数据,就要求数据采集量、数据采集频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反馈结果将更有利于追溯系统精准发挥作用,*终对追溯产生正向影响。”钱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