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背景介绍:纺织产业是湖南传统支柱产业,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纺织服装企业逾万家,规模以上企业458户。现拥有棉纺织、苎麻纺织、服装、印染、黄麻纺织、化纤、毛纺织、针织品、家用纺织品、专用设备制造等10多个子行业,门类齐全。近年来,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链上游的棉、麻纺企业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应用天丝、莫代尔、竹、麻等新型天然纤维制成的坯布产品达到了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下游的家纺企业瞄准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采用高档紧密纺、纳米银等新技术,生产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涌现出梦洁、多喜爱、晚安等一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家纺品牌。但是受制于环保压力,我省印染产业出现萎缩,较具规模的印染企业仅有桃源杰新、邵阳万事达等寥寥几家,且其产品中低档、大路货居多,无法满足生产高档服装、家纺产品的需求。印染瓶颈的存在导致产业链上下游脱节,坯布市场和面料来源均被沿海发达地区所掌控,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突破瓶颈,省纺织行管办专题召开坯布-家纺企业对接会,为坯布、印染、家纺企业提供一个互通信息、交流合作的平台,迈出了推动产业链融合的重要一步。
12月26日,全省坯布-家纺企业对接会在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召开。会议由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朱晓燕副主任主持,湖南云锦集团、桃源杰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益阳瑞亚高科集团、梦洁、多喜爱、晚安、爱晚亭等家纺企业参加会议。省经信委经济运行调节处徐振宇处长自始至终参加并做了重要讲话。
此次会议以推进省内织布、印染、家纺企业合作为主题。会上,云锦集团推介了天丝、莫代尔、纯棉三种材质的高档坯布新产品,桃源杰新介绍了公司现有印染生产能力,瑞亚高科集团推介了拥有国家专利的竹麻棉混纺坯布等产品。梦洁、多喜爱、晚安、爱晚亭四家家纺企业分别介绍了本公司对家纺面料产品的需求情况,表达了希望加强与省内上游纺织企业合作的意向,并对织布企业新型纤维研发、调整混纺面料纤维配比、建设与家纺企业配套的宽幅印染设备等项目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从会议交流的情况来看,我省纺织产业存在两头强、中间弱的问题:以云锦、瑞亚为代表的湖南坯布制造企业,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均达到了行业**水平。云锦集团瞄准高档家纺产品需求,以新型纤维为原料,采用宽幅紧密纺技术生产的坯布产品占据了国内家纺龙头企业罗莱家纺面料采购90%的份额;梦洁、多喜爱等湖南家纺企业的产品占据了省内家纺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国内同行业排位也处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省内缺乏与之配套的高端、宽幅印染产能,目前只能从山东、江浙、广东等地采购面料。坯布、印染、家纺产需脱节,增加了上下游企业的物流成本、时间成本、采购成本,行业规模也无法做大做强,严重削弱了产业链的竞争力。以我省2012年累计生产3.5亿米坯布计算,如果都能在省内加工成符合品牌服装、家纺生产要求的面料,能为行业新增近120亿元收入(印染环节),提升服装家纺的附加值、上下游产能配套80%。参会的桃源杰新印染纺织公司副总王海波表示,通过此次会议了解到了上下游企业对印染生产的需求,将尽快启动厂区搬迁和印染产能技改项目,以适应省内服装、家纺企业对于高档面料的需求。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为加快纺织产业链融合,必须积*采取措施补强印染环节,打通制约我省纺织产业发展的瓶颈。其思路:一是鼓励和支持现有纺织印染企业引进宽幅印染设备,运用国际或国内已成熟的染整环保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加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印染加工过程的应用,适应下游厂商个性化、快速多变的要求。重点支持桃源杰新、万事达、株洲雪松等龙头企业。二是推进常德德山染整工业园的建设。三是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经验,在长、株、潭等服装、家纺生产基地附近选址建设一印染工业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生产,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和提升。
此外,竹、麻、棉等新型、特色纤维混纺面料是我省的优势产品,因其具有天然、抗菌等特性,被省内品牌家纺企业看好,但其纤维配比以及染整技术仍需调整以适应家纺企业对面料柔软、舒适的要求。同时家纺面料目前只有一个行业标准,已不适应以竹、麻、棉混纺制造的面料,建议: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加快地方标准的制定,并逐步将其上升为行业标准,以保持我省竹麻棉混纺企业在技术、市场上的**地位。
徐振宇处长对纺织行办为纺织上下游企业打造对接平台、提供实打实的服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徐处长认为,纺织产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也有很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在通过产业合作、突破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后,将会对提升全省纺织产业的竞争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次对接会为纺织企业抱团发展、推广新产品、制定行业标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纺织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在全国占据更大市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省经信委作为全省工业主管部门,也将为纺织企业攻克技术瓶颈、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后记:印染产业作为衔接纺织产业上下游、提高纺织产品附加值的中间关键环节,因其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环保要求高、集约化发展的特性,在经过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后,成为影响到整个纺织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性产业。2000年以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印染产业集群带迅速崛起,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5%,尤其是浙江省发展*快,2013年印染布产量已超过300亿米,占全国印染布产量的60.5%。凭借印染产业的优势地位,江苏、浙江、山东纺织产业**迈入“万亿产业”行列。
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纺织行业必须要打通印染产业的瓶颈,而发展印染产业必须走集群化道路,走循环经济之路,同时政府要规划建设配套设施,要引导和管控并重。以印染重镇绍兴为例,全县印染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为了解决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推进转型升级,绍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实施意见》,安排40亿元专项资金,启动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通过集聚区规划的编制,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建设用地指标,明确产业的空间布局。对集群企业在土地置换、设备贴息、排污指标调减补偿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统一建设集聚区供电、供水、供热、排污、职工公寓、商贸服务等配套设施,吸引企业集聚。
《湖南纺织“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进行印染装备升级,积*开发抗皱防缩、防霉、抗静电、阻燃、仿真、多种纤维复合染整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提高服装面料的质量和档次。到2015年,全省形成具有处理各种档次服装面料的印染后整理生产能力5亿米,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政策引导、企业为主体,推进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有三个方向:一是以现有省内印染龙头企业为主体,鼓励兼并重组、技术升级;二是鼓励具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的省内上、下游纺织企业参股或独力建设新的印染产能;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沿海地区先进印染企业来我省投资建厂。无论采取哪种做法,都要由政府牵头,规划先行,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吸引企业集聚发展。这样既能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又能有效管控环境风险,使之成为**产业链提升的“战略产业”、“绿色产业”、“技术产业”。
(来源:湖南省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