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的河北省南宫市,90多万亩耕地中有2/3种植棉花,年产籽棉12万~13万吨,是全国首批优质棉基地市。当前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有两件大事:一是保护农民的种棉积*性,继续保持棉花资源优势;二是利用棉花资源优势,将其转变为经济优势。11月15日记者到达南宫时,市长安建波刚刚为当地一家集棉花加工和棉纺织于一体的企业落实了贷款事宜,为促进当地涉棉产业发展可谓用心良苦。
据南宫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梁均平介绍,为了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南宫市和农业科研单位通过推行育苗移栽、鼓励套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努力引导棉农种好棉花、提高收益。此外,加强棉花种植服务平台、销售平台和示范基地建设等举措已纳入该市棉花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
在抓好棉花种植的同时,当地政府还鼓励延伸棉花产业链,形成从生产、收购、加工到棉纺织、生物发电和棉籽脱酚蛋白提取的一条龙产业链条,并努力以棉花资源优势吸引外地棉纺织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轮棉价的疯涨不但没有让棉农真正得到好处,而且还让当地实力并不雄厚的加工企业和棉纺企业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局;举目四顾,没有赢家。同时,棉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
“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种棉人工投入高、劳动强度大、成本付出多,因此近年来种棉的比较优势逐步降低。”梁副市长说。虽然作为传统产棉区,南宫市的种棉面积没有缩水,但因种棉收益低,现在种棉的主要是老人,青年大多出外打工,这给当地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忧。
大关家庄村支书孟庆中告诉记者,相比享受直补和*低保底价的粮食作物,种棉所享受的要差得多,只有15元/亩的良种补贴。近年来农资和人工价格不断上升,种棉成本加大,希望国家加大补贴力度,有效保护农民种棉的积*性。
此外,农业保险品种也亟待完善和细化,如能推出符合棉花种植特点的保险品种,将会有效提高棉农参保的积*性,保障棉农利益。“眼下只有风灾、雹灾才理赔,像今年的连阴天,对棉花收成影响很大,但保险公司不管赔。”老孟说。
除了成本上涨、风险加大等因素以外,在棉花种植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大部分棉农仍单家独户购买农资,不仅多花钱,而且容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二是田间管理不科学,盲目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浪费;三是不能准确把握棉花市场信息,中间环节过多,收益大大压缩。
据南宫市棉花协会会长赵洪双介绍,由于棉种杂、种植分散,棉花品质和产量难以保证。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与市场联接,延长棉花生产的产业链,变个体经营为集体经营,并做好技术、信息、物资等系列化服务,既能有效的保护农民利益,又有利于推进棉花产业化、实现产销有机结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十分缓慢,数量有限。
在流通环节,由于今年棉价被炒上天,什么样的棉花只要拿出手来就卖得出去,因此不但不能保证分摘、分晒、分存、分售,而且使混级混等售棉的现象更加严重。此外,一些商贩收棉时压级压秤、掺杂使假,严重损害了棉农和用棉企业两方面的利益。
对于处在中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棉价不论是高涨还是急落,都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大风险,而填补棉花供需缺口是稳定棉价的根本之道。今年国内棉花总产量约为700万吨,用棉总量的1/3需要进口。在国际国内棉花减产、价格双双高涨并超出基准价的情况下,棉纺企业希望取消进口棉花滑准税或采取较低固定税率的呼声尤为强烈。此外,及时对进口棉花配额实行一次性发放,对于缓解供需缺口、平抑棉价也是非常必要的。
后记:本次调研,本报记者通过走访南宫市棉农,棉加工企业、棉纺企业、供销社人士以及当地政府官员,了解到当前棉花产业中一些“典型”和“非典型”的问题,并由此管窥到棉价大起大落给棉花产业链条各环节生产经营所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从短期看,合理调控、遏制炒作、稳定棉价是当务之急;从长远看,科学制定相应政策,保证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解决棉花供需矛盾则是治本之道。为此,一要加强市场调控,严厉打击炒作行为。要开辟多种渠道传递市场信息,让棉农及时了解棉花的实际价格,引导他们对市场行情进行理性判断。二要解决供需缺口。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棉农科学种棉,提高棉花单产和质量,并加大补贴力度,保护农民种棉的积*性;另一方面要及时、足量发放棉花进口配额,避免人为造成供需矛盾,同时取消滑准税或采取较低固定税率,减轻棉纺企业负担。三要用好国家棉花储备,适时调控,科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