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新疆以新发展理念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区农业生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更鲜亮。
产量效益同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新疆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定提升,质量和效益也在不断提高。全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推动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科技推广等项目重点向产粮区倾斜,稳定小麦特别是冬小麦生产,南北疆冬小麦*高单产连续3年创新高,*高亩产832公斤,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依托优良品种和科学管理技术,2020年我家小麦*高亩产779公斤,比前一年高出了84公斤。”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粮农冯汝刚说。
目前,新疆粮食生产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2020年全区不同品质小麦收购单价每公斤增长0.1元—0.5元,很多农户采取冬小麦+复播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实现亩均收入过千元,远高于往年同期,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提升明显。
在棉花生产领域,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商品量、调出量连续26年稳居全国首位,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地位持续巩固。“十三五”以来,新疆棉花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次宜棉区和风险棉区退出棉花种植,南疆果棉间作面积进一步减少,棉花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全区持续推广棉花相同生态区域“一主两辅”用种模式,万亩以上主栽品种覆盖率达75%,棉花主栽品种数量由5年前的200余个减少到60余个,改变了品种多乱杂局面,提高了原棉品质一致性。
据测算,2020年,得益于主要农作物丰产丰收,粮食棉花收入占新疆农民农业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为巩固脱贫成果,夯实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绿色发展效益倍增
“十三五”以来,新疆以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加快普及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形成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把肥料施在树冠下方的土壤里,不仅节约肥料,还有助于增产。”和田县拉依喀乡托万拉依喀村村民艾力托乎提·买买提说,过去总是把肥料堆在树干下方,不仅浪费,还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核桃品质,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现在他家核桃种植的质效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新疆种植业农药使用量呈连续下降趋势。通过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等措施,积*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植保发展之路。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8%以上。
与此同时,耕地质量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也全面推开。全区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农家肥有氧积造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培肥地力的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化肥利用率,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明显增强。据统计,2020年全区有机肥施用总量达5942.57万吨,较上年增加2.76%,种植绿肥332.4万亩,全区不合理施肥现象得到明显扭转,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化肥零增长的工作目标。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以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新疆农业不断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全区通过积*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在确保农民土地权益和收益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降本增效。
“得益于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我们合作社实现了对棉花生产的全过程管理。”阿瓦提县鑫汇诚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雷延刚介绍,棉花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后,亩均生产成本可降低380元,亩均实现增产120公斤,棉花生产亩均收益增加1100元以上,效益提升明显。
“十三五”期间,新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完成国家下达的3562万亩农村集体耕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152 0173 3840.61万户农户获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目前,全区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1060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6%,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快速普及。
得益于土地流转工作持续推进,全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总数超过2.8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及带动非成员数占总农户数的38%。合作社及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成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