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期日评]期棉创合约上市来新低收储能否改变时局遭

百检网 2021-12-23

  进入11月份**个交易日(11月3日),对于郑棉而言可谓是一场梦魇,包括CF901在内的多数期棉合约创出2004年6月1日上市以来的新低,而刚刚过去的10月份,国内商品市场包括农产品、金属等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外盘商品暴跌之下,也纷纷创下多年新低,月跌幅惊人,其中郑州期棉主力合约CF901合约从节前收盘152 0173 3840元,到10月31日收盘12170元,下跌935元,跌幅达7%,其中*大下跌1095元(10月16日低见12010元),为2005年1月初以来的新低;国际ICE期棉连续合约从58.17美分滑落至月底的44.58美分,下跌13.59美分,跌幅达到23%之多,为2005年2月份以来的低点。
  而上述内外棉期价的不断下跌,更是在中国国内出台收储政策、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救市的举措之下,总体来看,全球对于经济前景的忧虑,以及行业需求的萎缩预期持续低迷,成为棉花价格不断走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预计还将影响市场,而成本支撑,以及市场心理的恢复,将是行情能否企稳的重要参考:
  一、国内期棉、籽棉、现货进入普降直通车
  统计显示,除了期棉当月跌幅超过7%之外,国内现货以及籽棉收购市场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从月初的12823元下滑至月底11746元,下跌1077元,跌幅8%,与期货市场亦步亦趋;
  2008年籽棉收购市场更是呈现新的特点:收购价格高开低走,并不断打破棉农成本底线;收购高峰不断推迟,籽棉在棉农手中积压相对严重。08/09年度收购之初籽棉价格一度达到3.0元/斤,进入9月中旬集中开始收购,籽棉收购价格稳定在2.9元/斤(折合皮棉成本价格12400元),10月初大致2.78元/斤(折合皮棉成本价格12287元),而到了10月31日,收购价格已经下滑至2.41元/斤(折合皮棉成本价格11315元),从而可以看出籽棉收购的价格发展趋势。对于棉农一方,由于成本提升、小麦价格国家保护,棉花收购价较去年不涨反跌,已经严重影响种植情绪及销售意愿;对于收购方来说,现货价格的迅速下跌,带来加工库存棉的亏损加大,同时下游状况不振,只能压低价格收购,二者均陷入苦衷,但矛盾不断加大。
  二、收储能否改变时局,再次遭遇诟病
  为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国家在10月下旬决定增加100万吨收储计划,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收储。在第二批收储100万吨计划中国家将安排一部分计划用于收储内地棉花,自10月29日开始。
  分析来看,自8月份15万吨旧棉收储到10月24日22万吨收储量,无论是收购数量还是收购价格都得到明显提高,表明了国家在维护棉农利益上有了实质性举措。两次不同成交情况,也看出市场各方对目前收购价格的认可。而10月24日22万吨收储刚结束,短短几天时间国家再次增加了100万吨棉花收储。虽然前几次收储,从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棉花市场整体的弱势,但短时间内国家再次增收棉花收储,且100万吨收储数量在近年皆为罕见,足以彰显出国家托市的决心。
  但这种收购价格的传导,*终能否为棉农带来福祉,或者说真正使籽棉收购市场价格提升,达到政策出台的*终保护棉农的真正目的,我们认为还有待观察?为什么有这样的疑惑,显然和目前的现货购销行情有很大关系,在今年收购价格高开大幅低走之下,棉农前期的籽棉交售量较往年偏低很多,而目前伴随时间推移,下游纺织行业仍旧不见好转,各方面包括外棉所传递出来的利空信息,加上收购企业的谨慎且压低收购价格,令棉农目前(10月下旬)进入了不得不低价销售的境地(至少在一定地区已经出现),而国家出台12600元/吨的收储价格,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加工企业压低籽棉收购的同时无疑增加了利润(加工企业皮棉加工价格在11000-11400的大致区间),中间的操作空间很难控制。因此,如果后期一旦出现我们分析这种状况,棉价的上方可能已经明朗(12600),但下方将可能继续处于长期的低位空间,令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后期现货价格的确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三、内外棉走向分歧加大,*终回归引发思考
  10月份国际、国内棉市在总体趋势下跌之中,仍出现较大的分歧:回顾从10月16日以来(CF901合约创出低位12010元),国内期棉较外棉抗跌性更是明显,而技术图形上二者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带来了目前的问题,内外期棉价差已经急剧扩大到历史(郑棉上市以来)上的35美分之上,截至10月30日收盘更是达到了37美分,未来能否特立独行显得日益重要:
  就基本面原因,二者出现这种分歧也不为怪,国际市场美棉面临基金不断平仓多单、出口销售下滑、全球需求低迷的格局,整体追随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不断下滑,情理之中,同时由于美国的棉花相关补贴等政策支持,即便棉价下滑至40-42美分区间(接下来可能完全会实现),甚至更低,美国的棉农也不存在利益损失问题,主要影响者可能是棉花贸易商,但这显然不是美国农业政策主要照顾的地方;而中国则完全相反,由于政策的非系统性,经常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政策制订者往往从某个阶段的某个集团的利益出发,即便更长远的角度出发,也往往使政策推出效果大打折扣,就如同目前的收储政策,虽然初衷是稳定棉价,保护棉农利益,但已经在市场中间引发了置疑。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认为,国际棉价将可能继续下滑,而中国国内棉价则由于有国家政策支持阶段性出现抗跌是十分可能的。但要说明的是,内外棉的价差不可能持续出于这种*端扩大趋势,*终必然存在回归,而且从国家产业链的兼顾来看,如果国际棉价大幅走低,对于纺织服装企业而言相对有利,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持国内过高的棉价,其意义将更多是阶段性(籽棉收购阶段),未来放松管制,价格回归真正成为一种趋势,这正是目前期棉处于低位盘整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从理论上看期棉价格走向
  在收储政策推出后不仅未能提振棉市,更是加剧了期棉行情下滑背景下,我们认为目前棉农手中存在大量未交售籽棉(占采摘量的6成之多)、整体棉花收购加工行业在2008/09年度之初遭遇亏损窘境都不利于后期棉花行情的展开,目前整个市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而国家收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举注定无法扭转太大局势,唯有收购政策直接与籽棉收购挂钩方能起到部分效果;从内外棉4年来的比价关系来看,按照目前的美棉价格水平,国内期棉理论上仍有12美分左右的下滑幅度,折合人民币价格则是2000元附近,如此理论上推算,国棉价格有望下滑至10000元/吨附近!!!有些杞人忧天,但不是没有完全的可能,关键还要看后期整个国家政策具体发展以及外棉动向。
(北京首创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 农产品部 董双伟 )

合约性质昨日结算今开盘*高价*低价今收盘今结算涨跌成交量空盘量(手)成交额(万元)
CF811118001198011800118501207011885-1855498210638
CF901121501216011805118101217011925-24545876329431241496
CF903121901219511975119801226512085-180604585182300
CF905124501245512135121351244512255-190935220342818352
CF907126801268012395124201269012490-200650216492148
CF909129201292012700127251301512780-2352786842788
合计-------56814-65722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