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监测:陕西省2005—2006年度棉花主产地渭南市种植面积152 0173 3840万亩,比上年度增加10万亩左右。但因棉花后期阴雨较多,秋桃基本没有收成,产量减少,预计总产基本与去年持平,棉花收购价格呈现持续下滑。渭南市物价局对其主要产棉县大荔、蒲城等监测反映,棉花价格从新棉上市开秤收购时混等籽棉每公斤(下同)5.90元,逐渐下降。全市平均价格十月上旬5.25元、中旬5.02元、下旬4.97元,累计下降14.3%。
据调查,今年棉花价格持续下滑原因一是收购资金不足。以大荔县为例:据了解,大荔县今年棉花种植面积50万亩,是历史上*高的年份,按每亩皮棉70公斤计算,总产量在3500万公斤。棉花主营的供销社系统各棉花收购企业,过去收购棉花主要是农发行的信誉贷款,每年向县农发行贷款额在2亿元左右。而今年农发行贷款政策调整为抵押贷款。由于全省棉绒厂基本上是负债经营,抵押贷款能力有限,今年只抵押贷款了700万元,县领导积*协调,总计才有5000万元,尚有很大缺口。同时,大量的社会棉花经营企业,由于分散经营规模较小,国家提高了棉花收购加工的市场准入门槛,贷款更是难以落实。二是纺织企业和外地客商减少。在收购资金短缺,棉花出现销售难和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纺织企业购棉谨慎观望情结增加,造成市场一时棉花资源供应过足的现象。外地客商也不敢轻易来产地调拨,加剧了“卖棉难”和收购价格下滑;三是棉花质量略有下降。今年9月以来,阴雨较多,大部分秋桃脱落,对伏桃品质、纤维长度也造成影响。收购企业开始收购时压级压价尚可收购,随着市场变化,调出困难,资金短缺,压级压价也不能再收,以后也不敢再收进。四是棉农有惜售思想。面对棉花价格的低迷状态,棉农愁上眉头,企业不收购了,棉花在农户家中堆积如山,放在家中存在安全隐患和品质下降的问题,急着用钱的棉农只能亏着血本低价出售给棉贩。但大部分棉农还是等待观望,有惜售思想,不愿接受过低的价格使辛勤劳动的成果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