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5月3日电(记者段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中国掀起新一轮“美食风暴”,和两年前同样火爆的**季一样,这部中国美食文化纪录片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引人瞩目。
该片每周五晚在央视播出,观众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收看。和**部不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介绍中国美食之余,更加关注食物制作者的命运。
**集里,一对四川夫妇跑遍中国南北追赶花期,为的是酿造更好蜂蜜来供养子女上学;另一对外出打工的苗族夫妇在短暂的回乡假期里,用精心制作的鱼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意。
因为关注点的转移,第二部《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国引发了更多探讨,娓娓道来的故事受到网友青睐。
“用故事讲美食,温情诱人,口水吞了不少,眼泪也流了不少。”网友“西西里月”说。
“可能感触更深的是在外漂泊的人。”在北京一家管理咨询企业工作的初海龙说,“我家在黑龙江,看到电影就会想到妈妈亲自下厨做出的那些美食。”
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出成千上万种适宜当地气候、物产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美食文化普及让许多人“大呼过瘾”。
东北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金振邦认为,这样的软实力输出更适合新媒体环境。“喜闻乐见、饱含感情、秀色可餐,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需要颇有技巧的传播方式。”
在满屏幕的赞誉之余,也有不少人觉得,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想要表达太多故事,无法让“吃货”们专心研究“吃”。
“其实看得感动或者高兴就好。”一位网友的留言得到众多赞同。
这部纪录片引发的话题在各类社交网站上不断发酵,《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官方网站微博和摄制组微博短时间内就吸引了上百万粉丝。
而如何获得片中出现的各类美食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带动了中国各类电商平台上相关食品的销售。
一位名为“开心童车快乐人生”的网店店主在网页上贴出了驱车前往贵州山区采购鱼酱的图片,已有不少网友提交了订金。
“光是想想就已经满腹乡愁了。”于琨说,她一年前跟随丈夫远赴美国,家乡山西的面食*让她思念。“走得再远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中国舌尖"。”
每当新一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于琨都会有些矛盾,“看吧,馋得想家,不看吧,又觉得有缺憾。”为了“犒劳”思乡的胃,她每周都会购买食材制作家乡的吃食,“味道不一定好,但和汉堡薯条比起来,吃起来更舒服。”
作者: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