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7月8日讯 (记者 王飞)奶粉行业的“反垄断”风波持续发酵,虽然惠氏奶粉宣布了降价信息,但却被消费者指责为缺乏诚意。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危机管理专家艾学蛟表示,我国政府早就应该采取措施来迫使洋奶粉降价,这些年外资奶企之所以活得很风光,是因为我国奶粉行业出现了危机。艾学蛟详细分析认为,惠氏现在用的是危机切割法,它是为了避免重罚而做出了一个姿态,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太多实惠,所以大家必须识破这个阴谋,让中国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奶粉行业的“反垄断”风波让各大奶企人人自危,部分企业打算主动降价以获得减刑。《京华时报》报道说,针对惠氏奶粉近日发布的降价信息,不少消费者发出了强烈质疑,他们指出惠氏的降价行为缺乏诚意,因为惠氏降价的产品并非主流产品,在宣布降价销售的产品名单中,并没有包括利润*大的1段和2段婴幼儿配方奶粉。
对此,惠氏有关负责人承认这一事实,并表示从明年起这两款奶粉也会降价。另外,据了解,目前明确表示降价的企业还有多美滋和贝因美。对此,有分析认为,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被调查的奶粉企业如果主动降价,有可能会减轻处罚。
【点评】艾学蛟
【播报】另外,我们注意到,这次奶粉反垄断调查已经扩大到了奶粉原料商,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也卷入到这次风波。业内人士表示,想要撕破婴儿奶粉的价格泡沫,*直接的结果就是挤走大批的境内外投机分子。发改委的这一些列举措是不是就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