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糖隐忧再起:内外糖价创新高走私端倪起限制进口治标不治本

百检网 2021-12-28

  一面是国内白糖期货价格自4600元/吨附近飙涨至5400元/吨,一面是国际糖价跌至12美分/磅的六年新低,国内外糖价的剪刀差达到历史新高水平。

   回首2012年,高达千元的内外糖价巨大价差,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白糖走私风潮。如今国内外白糖价差已超过2012年,白糖走私的温床已经铺就,部分地区已出现苗头——

   “目前,广东市场有价格低于国产糖价格的走私白糖销售;云南地区有业内人士反映部分走私糖按照木薯等产品报关。”业内人士透露。

   过去几年,低价进口糖和走私糖涌入国内,使糖价直线下挫,对国内糖企造成*直接的冲击。

   为限制进口、打击走私,地方政府、糖业官方机构、糖业协会积*奔走,国家也已采取措施严控食糖进口节奏,即在支持糖协提出的行业进口自律的同时,实施了配额外食糖进口许可政策,同时严厉打击走私。

   短期看,限制措施的确收效明显,但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措施治标不治本。“目前国内糖业的发展面临进口糖的巨大冲击,*好的应对办法是实施直补政策。”业内人士呼吁。

   内外糖价创新高 走私端倪起

   “只要存在巨大价差,走私就不会停止。”这是中国糖协副理事长刘汉德的一句名言。

   他说这句话的时间背景是2012年。当时国际糖价持续大跌,而国内糖价则在收储托市之下维持高位,国内外糖价价差近千元,走私者通过“蚂蚁搬糖”的形式获利高过贩毒,南方边境食糖走私一时肆虐成风。

   如今,历史重演的核心因素已经具备。2015年一季度,国内外高价差再度扩大,并超过2012年创历史新高。

   据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估算,3月31日ICE原糖5月合约*低跌至12美分/磅,配额内加工完税成本仅为3100-3200元/吨,配额外加工完税成本3900-4000元/吨,国内南宁糖价在5100元/吨附近,利润分别达到了152 0173 3840-2000元/吨和1100-1200元/吨。4月1日外糖价格有所上涨,但配额外加工利润仍在1000-1100元/吨,处于历史*高水平。

   目前,我国的食糖进口采取配额制,配额总量为194.5万吨,其中70%为国营贸易配额;配额内进口关税为15%,配额外为50%;进口增值税为17%。配额外的进口利润都如此之高,何况不必交税的走私?

   如此大的利润诱惑,令业内对白糖走私卷土重来的担忧四起。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广东市场有价格低于国产糖价格的走私白糖销售;云南地区有业内人士反映部分走私糖按照木薯等产品报关。

   走私糖不仅偷逃应缴税款,还会冲击国内甘蔗种植业、制糖业的健康发展,2012年制糖业大面积亏损与走私糖不无关联。但业内人士一致表示“走私糖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从历史数据看,业内人士估计,2011/2012年榨季,进入中国的走私食糖达100万吨左右。

   相比于“走私”这张看不清晰的暗牌,业内人士更关注作为明牌的进口数据,也更担心高利润下的进口量井喷。过去几年,低价进口糖不断涌入国内,使糖价直线下挫,对国内糖企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三四年前我们是这样想的:让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就能减少供应,就能让国内制糖企业利润好转。但事实证明我们错了,我们国内糖产量减少多少,原糖加工企业就进口多少,我们一点余地都没有。只有限制好了进口,糖企才能得救。”广西糖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国内有望出现500万吨的供需缺口,进口便成为国内糖业兴衰的关键。

   为此,地方政府、糖业官方机构、糖业协会积*奔走,国家也已采取措施严控食糖进口节奏,即在支持糖协提出的行业进口自律的同时,实施了配额外食糖进口许可政策——如果配额外食糖大量冲击国内市场,那么国家可以采取不颁发自动进口许可证,配额外食糖将无法入关。

   此外,考虑到巨大的内外价差,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或个人走私白糖,海关部门同步加强走私糖打击力度,严控食糖走私。

   上述措施的效果立竿见影,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5年2月中国累计进口食糖12.39万吨,同比减幅达24.33%。

   限制进口治标不治本

   “2月份进口低于预期有很多因素影响,根据WTO协议,中央不大可能对进口食糖限制得过分严格,这就有可能导致虽然采取了限制措施,却依然无法阻止大规模进口。无论如何,二季度进口始终是风险点,需要关注3-6月的实际进口报关数据才能得知,进口是否能在三季度影响国内糖市,同时也才能知道官方限制进口是否得力。”业内专家表示。

   面对国内外目前如此大的价差,官方限制进口是否持续有效,成为目前业内人士心头*大的疑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行业自律及进口许可管理制度的作用下,进口糖管控较为有效,一部分原因在于行业自律使得国内食糖价格出现上涨,糖厂及加工厂都盈利,利益达成一致。

   “阶段性的限制,有利于国内制糖企业以较高的平均销售价出售,缓解制糖产业的财务危机,保护国内糖业。我国奉行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精神,随着国内本榨季制糖企业销售进度加快,未来进出口政策将会正常化。”南华期货分析师王建锋认为。

   “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进口许可管理制度,或会延续下去。按需进口或是后期政策调控的一个主要方向。”中信期货分析师高旺表示。

   但从长远看,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CEO孙彤理性地指出:“配额外食糖进口自动许可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内外糖价差,短期有利于行业利润转好,但目前国内制糖行业已经面临新的转折点,仅仅靠短期的进口政策的控制并不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行业长久发展更应该降低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

   中糖协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原糖加工产能增长迅速。目前,国内原糖加工产能在800万吨之上,有效产能在350万吨左右。进口糖已占据长江以北的国产糖主销区,使国产糖难以跨越长江。

   孙彤表示,如果国家对进口控制得过于严厉,绝大部分原糖加工企业无法获得基本原料生产,可能出现破产可能。按照明年国内至少需要加工500万吨原糖的情况,如果原糖加工企业年内出现问题,下一年度加工任务也可能出现问题。行业的过于保护,将会使得行业缺乏创新,本周期虽然*终安全度过,下一个周期又将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人口红利快速消失,如果行业仍满足于当前的模式,不改变创新,国内制糖行业仍将面临压力。

   糖业寄望直补出台

   发改委相关领导认为,国内白糖产不足需将是新常态,进口成为补充也是新常态,靠提高收储价增加面积和农民受益虽有成效但问题也多,希望糖企创新思路,改革发展方式,稳定发展。

   “目前国内糖业的发展面临进口糖的巨大冲击,*好的应对办法是实施直补政策。”广西糖业发展局副局长张鲁宾表示。

   高旺预计,未来中国食糖行业发展可能有两个趋势:一是减少国产糖数量、适当增加进口量、鼓励淀粉糖发展;受土地资源限制,政府可能在保粮食的前提下,减少国内食糖产量,允许一定的进口糖作为补充;鼓励淀粉糖发展,减少食糖使用量;同时,通过实施高产高糖项目,提高单产和含糖,降低食糖生产成本。二是通过直补政策,在保证糖农利益的前提下,降低糖厂生产成本,以抵御国际食糖的冲击。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刘晓雪表示,在糖价下滑期,当前临储政策在稳定食糖市场价格与促进产业发展方面见效甚微,糖料与食糖产业亟须构建并完善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这既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精神,也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中主要作用的体现。

   “大家对于如何做好目标价格政策尚经验不足,因此,可能需要经历政策批复——细则推出——具体实施——完善推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以及该政策将长期实施,可视为中长期政策。”刘晓雪表示。

   她认为,目标价格可以食糖价格为基准,以蔗农为补贴对象,根据甘蔗生产成本加一定收益先确定合适的甘蔗收购价格,并以此测算相应的食糖目标价格。也可以根据蔗农与制糖企业产业链整体利益测算食糖目标价格。食糖价格按照市场规律波动,糖厂依据糖蔗联动机制兑付蔗农蔗款。

   此外,她表示,目标价格政策不是单一的政策,它只有在进出口贸易政策、生产政策和补贴政策等配套下才能进行,因此,由食糖收放储为主的调控措施转向目标价格政策,不是单一政策的调整,而是应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一揽子政策的调整,适当考虑实施糖料生产者直补、食糖贸易救济、“启动期权费补贴构筑食糖行业风险保障工程”等配套政策,才能真正发挥稳定产业、平衡市场、避免市场大起大落的效果。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