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末,满载着6.1万吨美国转基因玉米的塞浦路斯籍货轮“玛利亚号”抵达深圳,停靠在深圳蛇口招商港务码头。据了解,这一数量接近国内整个6月份玉米的进口量,且是5月份玉米进口量的十几倍。
作为一个粮食大国,中国玉米一直都是自给自足,10多年来鲜有进口。然而这一平衡状态已被打破。据悉,今年7到9月期间还将有超过30万吨美国玉米陆续从深圳蛇口港入境。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告诉《》记者,“由于中国玉米产区受灾出现减产,加上今年国内玉米价格有所上涨。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偏低,这吸引国内部分企业订购美国玉米,导致进口量激增。”
“进口玉米价格低,7月末国内玉米价格达152 0173 3840元/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0%。”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指出,中粮作为以深加工为主的企业,进口国外转基因玉米显然是看中了国际市场的价格比国内市场低25美元/吨的成本优势。
顶着价格低廉的大旗,转基因玉米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大量转基因玉米入华的还有诸多“风险”。
从事过多年农业研究的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顾秀林教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尽管目前全球转基因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围绕转基因农作物所引发的安全性还存在不确定性。欧洲的独立研究揭示,不育、器官衰竭、免疫力下降都与转基因食物有关。
“因为不知道这次转基因玉米是什么类型,所以不好评价。不过,在过去做实验的时候,曾发现有两种转基因玉米对动物是有害的,并且都是来自美国。”顾秀林指出。
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目前企业进口的玉米是用在饲料上,‘无安全问题’。”但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组主任罗媛楠对此仍有担忧,“毕竟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动物食用转基因玉米后,人类在食用动物肉类产品是否会有伤害”。
事实上,转基因玉米进口的剧增,带来的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令业界担忧的是中国玉米的产业安全问题,玉米是否会重蹈覆辙。
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04年,低价进口大豆开始横行国内市场,众多内资豆油压榨企业陷入困境,随后四大粮商趁机低价收购、参股多家食用油压榨企业,中国的大豆市场由此受制于国外资本。从自给自足到放开进口,*后逐渐丧失了市场话语权,这便是中国大豆“沦陷”路径。
当前似乎又轮到玉米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对华玉米出口中,仍延续了与大豆出口同样的战略,一方面低价攻势,另一方面是美国公司通过大量控股、参股中国的玉米加工企业,逐渐控制玉米货源渠道。
“如何避免玉米重蹈大豆覆辙,是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郑风田告诉记者,尽管中国玉米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加上国家的玉米库存,从总量上保证市场供应没有问题。但是,与美国、墨西哥等地的玉米相比,中国的玉米并不占成本优势。“中国现已给美国玉米进口开启闸门,如果放任企业进口,不排除玉米产业沦陷的可能。”
“应当给玉米进口设置上限和附加条件。比如,在国内价格上涨的时候,企业可以进口。如果国内价格已经较为平稳,还在大量进口低价转基因玉米,就会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后危及产业安全。”郑风田认为,利用国际上便宜的玉米平抑国内价格波动,是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如何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并兼顾国内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有关部门必须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