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是2008年中国*大热闹之事,经济、政治、文化无不与之产生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行程过半的圣火传递不时遭到少数人的阻挠、破坏,国际上奥运政治化也并不得人心,随着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此类话题无疑也将会烟消云散。
如果说,奥运政治有些名声不佳的话,奥运经济则是全球商家的焦点。在争夺北京奥运经济大餐的同时,不少有识之士也对“后奥运经济”有所警惕。有心人士指出奥运的“负经济”效应往往使得奥运会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由盛转衰的拐点。中国经济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所谓的“后奥运效应”未必出现,即使出现了也未必真的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对于那些在奥运经济和奥运营销中大方光彩的成熟的商家和企业而言,如何布局“后奥运经济”是对企业***眼光和决策力的重要考验。伊利集团利用牵手奥运的黄金机遇,积*进行生产模式的转型,提升高端产品的竞争力,建立健康、正面的企业形象,为迎接“后奥运经济”时代的挑战,做了积*而富有成效的准备。
伊利集团为了通过奥运这个世界*高的标准,为了保证生产出奥运品质的产品,从整体的管理运营到细节的质量控制,从产品的更新换代到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伊利集团集4万员工的合力对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也带来了品质上的*大飞跃。2007年,伊利推出了两款里程碑式的产品,伊利营养舒化奶和伊利金典有机奶,前者让不能喝牛奶的人喝上牛奶,让能喝牛奶的人更容易吸收,后者则实现了有机奶在中国零的突破。随后伊利旗下的优质产品全部进行了奥运升级,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升级后的奥运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销量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奥运会为伊利带来的品牌提升,得到了市场的充分印证,这一方面表明奥运会使伊利增加了不断的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奥运也为伊利带来了产品的**提升,这使伊利在中国乳业中破局而出,与其他品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每一次宣传奥运、助力奥运和服务奥运的活动,使更多的人分享了奥运带来的喜悦,也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伊利,了解了伊利的品质和产品。
伊利的奥运策略的核心就是以符合奥运标准、追求奥运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正因为如此,牵手奥运为伊利提供了全面提升自身实力、提高生产质量、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塑造健康**品牌形象的历史性机遇。也正因为如此,短短几年伊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7年,伊利集团**在行业内进行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又乘“俄罗斯中国年”踏上国际征程;在业绩稳健、可持续发展之际,伊利集团又义无反顾的举起“从业绩导向向责任导向转变”的发展大旗。前者使中国乳业成功摆脱过度依赖液态奶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后者则促使乳业从高速运转难以遏制的惯性中重归理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正是伊利通过奥运促成自身实力的迅速成长,使得伊利成为众多奥运赞助企业中民族企业的优秀代表,获得北京奥组委和消费者的认可。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奥运标准也即世界*高的检验标准。我们将为世界的奥运提供*高品质的牛奶。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的责任。”向北京奥运会提供*高品质的牛奶是伊利的目标,但这一目标并不止步于北京,而是指向伦敦和未来的奥运主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