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奶饮料有没有“奶”

百检网 2021-12-28

 本报记者 周熙檀

 回放:

 近日,重庆某购物网站在微博上称,通过“在奶茶中加醋”的方法可以鉴别奶茶中是否含奶。他们对重庆市面上销售的部分奶茶进行实验后发现,一些知名品牌的奶茶在加醋后未出现明显的“蛋花汤”样絮状沉淀物,并由此认定这些奶茶品牌的含奶量有问题。随后,该帖迅速在网上传播并引发广泛讨论。

 疑云:

 “奶茶+醋=蛋花汤”的检测方法是否科学?怎样判定奶茶等含奶饮料中是否真正含奶?当消费者动心于厂商对奶产品营养价值的宣传时,是否已跌入奶产品消费的误区?

 解答:

 “这是一个行业潜规则。”

 奶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很多奶茶既没有奶也没有茶,都是使用奶精、稀奶油、茶精等调兑出来的,特别是在餐厅或饮料店里喝到的现制奶茶,几乎都是此类调兑品,奶茶中真正使用牛奶为原料的品牌已为数不多。

 他同时表示,“奶茶加醋”的判定方法有一定的道理,即醋的pH值低,遇到奶茶中牛奶所含的酪蛋白质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沉淀现象。但蛋白质成分也普遍存在于食品添加剂中,如一些奶茶中添加的奶精遇醋也能产生沉淀分层。因此,单靠加醋来判断是否真正含奶,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其实,奶茶只是中国奶产品结构问题的“冰山一角”。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奶业专家们更担心奶产品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

 “在国外的液态奶产品中,巴氏鲜奶所占的比重超过90%,而在我国这个比例仅为20%,其余80%都是添加类的奶制品。”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杨利国表示,“某些所谓的奶制品不是在原奶里掺水,而是在水里掺奶!”

 据了解,目前巴氏消毒奶是公认的营养成分保存*好、生产成本*低的奶制品,但由于该产品对原料的量和质(原料****为鲜奶,而且体细胞数不能超标)以及保存条件要求较高(4℃~6℃),而且保存时间较短(3~10天),产品损耗较多,比较利润较低,所以很多乳品加工企业不愿生产。

 而含奶制品如奶茶、草莓奶、巧克力奶、果奶等,对原料的量和质的要求较低(原料中生鲜乳所占比重少,一公斤原料可加工成几公斤产品),很多乳制品企业都愿生产这类制品。

 不了解乳制品行情的消费者可能被“营养因子”等概念误导,以为这种奶质量*好。

 “那些牛奶含量不到50%、蛋白质含量在2%以下的,只能算是饮料。”王丁棉说。

 同时,他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奶产品,其中有70%~80%都是超高温灭菌奶和含奶制品。这些产品因加工温度高而导致牛奶中的部分营养素遭到破坏或流失。“形成这种局势,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产业政策和奶业资源分布不合理造成的。”

 据介绍,目前,我国八大产奶区都设在北方,消费市场则以南方为主,“北奶南运”的过程中潜藏了许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例如,北方的牛奶要延长保质期,就得经过152 0173 3840℃以上的超高温杀菌处理。此工艺不仅破坏了牛奶中的很多营养成分,还提高了糠安酸、灰分等人体有害成分的含量。另一方面,高温处理过程和烦琐的运输环节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导致目前市面上营养丰富的纯奶被越来越多、花样翻新的含乳饮料等奶制品替代。王丁棉为此感到气愤,但更令他担忧的是,本就对牛奶消费意识不足的国内消费者,又被引入另外一个误区。

 近年来,我国儿童龋齿率和近视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王丁棉认为,这些跟糖分摄入太多有很大关系,而其中含奶饮料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鉴于此,杨利国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时应**巴氏杀菌乳(低温保存乳或鲜奶),其次是纯奶(常温保存奶)。至于含奶饮料和保健奶,则不能当做“奶”来消费。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