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羽绒被的用了21天时间“造”了一个新厂,开始生产隔离服;做时装的10天时间成立了一个新公司,生产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春节以来,他们从零起步、昼夜不息、争分夺秒,转型、驰援,为前方生产输送“护盾”、“铠甲”。
*速转产!
7天一个生产线10天一个新公司
2月24日,“鸿润牌”防护服正式进入安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调拨名单,并接受**批次调拨任务10000件。这些防护服经消毒后,直接进入国家统一采购平台,运往武汉,供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使用。
前**,2月23日,鸿润一线员工在外聘专家的培训下成功转岗,**批医用防护服随之下线;同时,鸿润取得备案批文,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防护服生产企业之一。
这**,距离正月初二晚上鸿润集团决策层的“转产”会议,仅过去20多天。“以*快速度,腾出2000平方米厂房,转产医用防护服”,从决策意见成为一线医护人员的“铠甲”。
“我们不能当旁观者,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要造什么。”1月27日,60多岁的鸿润集团总裁夏吉国召集决策层开会,一夜之间,鸿润转产!
面对“从零开始”的压力,鸿润投入1000多万资金,经营管理团队和技术攻关人员不分昼夜攻克难关,调动一切资源,对防护服生产的关键节点和难点问题各个突破,跑出了“鸿润”速度:
1月27日,转产方案谋划成型(分析研讨、评估、决策、方案设定);
2月9日,**台设备(压胶机)进厂安装;
2月18日,**件医用防护服成品下线,试制、对照标准改进工艺;
2月23日,**批符合医用标准的防护服下线,报备成功……
从方案提出到产品下线,仅用时21天。其中,从**台设备进场,到生产线建成,用时一周。
全新的设备,全新的生产线,全新的生产工艺,全新的产品……这意味着,鸿润用了7天时间,再“造”了一个“新厂”。
同样坐不住的还有宿松红爱服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经宿松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批准,红爱新增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生产项目,迅速成立安徽天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改造洁净生产车间600平米,召回管理骨干紧急生产防护服。
而这个新公司,从项目立项到正式投产,前后仅用了不到10天时间。目前,企业防疫物资生产线已正式上线生产。
*速保障!
半小时完成“云”评审**完成贷款申请发放
一夜之间,说转就转!
但关键设备紧缺、原辅材料断货、物流运输中断、工人复工困难、没有生产经验、设备和原辅材料价格暴涨。面对摆在面前的困难,一时之间,政府政策全面保障到位!
红爱注册成立了新公司,但在购买原材料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问题。
为此,宿松县金融部门展开了一次“刷新纪录”的“援救”。
2月10日下午,宿松县担保公司利用微信“群聊”方式,召开了一次特别网上评审会议。评审会一致同意,为红爱提供一年期500万元免抵押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年化担保费率按0.5%收取。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接着,宿松农商银行用**的时间完成了贷款授信调查、审批和放款工作,刷新了这家银行贷款办理时间的新纪录。
总经理夏威告诉记者,新公司的*速成立、*速投产,得益于政府部门的“*速”审批、*速保障,得益于“红爱工作专班”。
为保障红爱防护用品迅速立项、投产,一个由宿松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省经信厅
桐城市财政安排工作经费2700多万元,扶持防疫防护用品重点厂家**恢复和扩大产能;对通过技改新增产能的防疫防护用品重点生产企业,给予增购设备投资的20%补助;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桐城市的各项措施,为鸿润的快速转型提供了不少“弹药”。
*速生产!
500名工人三班倒日生产防护服3000套
连日连夜,没日没夜!
这是现在每天鸿润和红爱防护服生产线上的情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齐上阵,昼夜不息、争分夺秒,只为尽快把成品送达防疫一线。
红爱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徐爱红介绍,自2月10日复工以来,开足马力、加大生产,目前近百名工人加班加点,日产量可达到3000多件。
在鸿润的生产车间里,500多名工作三班倒,30余台套医用防护服专用生产设备24小时工作,可日产防护服3000件。
对于两家企业来说,转型是为了疫情防控,也是为了下一步更好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改造4000平方米的十万级洁净车间,生产医用防护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夏吉国说,今后三年,鸿润集团将总投资3亿元以上,布局大健康产业,作为集团新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