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省市将2月9日24时定为复工节点,根据钉钉的数据,本周近2亿人在线办公,再加上那些不用钉钉但同样有出行需求的人们,下个周一假设3亿人复工,如果在外**只消耗一只
01
急速膨胀的需求下,
口罩股强势暴涨
急速膨胀的口罩刚需,让A股中的口罩概念股百检网而起,成为*确定的成长股。
以奥美医疗为例,其2020年1月份的股价涨幅超60%,1月3日收盘价为20.79元/股,截至2月6日收盘价50.25元/股,一个月时间涨幅高达152 0173 3840.85%。南卫股份、新纶科技、蓝帆医疗、鱼跃医疗也纷纷在近日连续涨停。
而另一个刚登陆科创板不久的口罩概念股洁特生物,2月4日**涨幅高达108%,*新总市值92亿元,目前累计涨幅已经高达640%。
不过,这些概念股大多是“跨界”进入口罩行业。比如奥美医疗、鱼跃医疗等,本是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口罩等医用防护产品的营收占比并不高。振德医疗2018年口罩的相关产品收入仅为5425万元,占总营收的3.83%。
而处于口罩产业链上游,提供水刺
02
企业跨界转产、八方支援
扩充产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只口罩,从上游原材料生产,到中游制造包装,再到下游分销到各个渠道销售,都是需要一个周期的。
但是如今,在疫情全国范围的蔓延下,很多偏远地区的群众也开始戴上口罩,口罩成为了日常“刚需”。突如其来膨胀的需求,即使3M和霍尼韦尔库存砸完,发动全球范围的工厂,启动了7天24小时全产能生产口罩,“远水”也难救“近火”。
这个时候,*需要还是集中发挥中国制造的力量。为了补上缺口,国内各大企业挺身而出,从春节期间开始马不停蹄地日夜生产口罩。
其中,稳健医疗的一波神操作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其早在2019年12月20日,就已开足马力生产口罩,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生产了超过1亿只口罩,日产能达到了300万只。
更为神奇的是,中石化、上海通用五菱宏光、富士康等“大厂”也纷纷改造口罩生产线,以此增加产能,弥补缺口。
2月6日,中国石化在官方微博上广撒“英雄帖”——“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增产的口罩,我们可全部收购支持湖北抗疫一线,也可支持企业所在的地方防疫抗疫”,表示其有原料熔喷布,亟需口罩机增产口罩抗击疫情。
此次承担口罩生产的中国石化子公司易派客,是*大的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拥有丰富的口罩原材料——熔喷布储备,所以只要口罩机有了,生产分分钟开动。中石化还表示,公司有熔喷布,若有企业缺此原料,公司可运输上门。
不难看出,生产口罩并非难事。对有着几十年历史的生产企业,在改造生产线能力、原材料采购、劳动力等资源均不缺乏的富士康而言更是如此。
工业富联2月7日公告称,其新增从事医用口罩的生产线,目前预计2月底可实现日产200万只的产能计划,优先用于富士康集团近百万员工内部生产防疫保障;不占用社会资源,为民众口罩需求腾出空间;未来视情况积*对外支援输出,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其首条日产10万只口罩生产线尚处于试产阶段,产品资质认证尚在申请中。
如果说“万物皆可富士康”,那“国民神车”上汽通用五菱怎么也会想起做口罩?
2月6日,汽车龙头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拟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其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改建,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共计划建成12条口罩生产线,包括了N95、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因为口罩和汽车的隔音棉是同种材料,所以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再改个生产线就可以做口罩了。
其实,像中石化、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这些企业都有高标准的洁净车间、密封车间,用来生产口罩再合适不过。
与中国石化、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这些巨头的“跨界”相比,纸尿裤、内衣厂家转产口罩更是顺其自然。
近日,爹地宝贝、三枪内衣、红豆服饰、水星家纺等一批商家紧急申请资质,纷纷停下纸尿裤、内衣等原定的生产计划,连夜改做医用口罩,驰援一线战“疫”。爹地宝贝的官方微博显示,转产口罩后,截至2月6日其产能已经提速至140万只。
随着疫情进入*艰难的爆发期,已不仅是口罩得到各企业的支援,只要是疫情急缺的物资,都有企业挺身而出。
强大的晋江服装企业这次主动承担了防护服的转产。在捐赠了300万元后,利郎集团与斯兰集团、久久王食品、浔兴拉链等晋江服装企业通力合作,“有力出力、有车间出车间、有人出人、有物出物”,3天就实现专业医用防护服的量产。
转产无处不在,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计划生产6万瓶消毒酒精。山东聊城一家生产白酒的企业,也临时决定转产,捐赠10万瓶75%酒精给抗疫一线。
随着口罩原有产能的逐步恢复、新增产能的迅速上马,口罩紧缺的局面将有望得到缓解,但是否能支撑返工潮的到来了呢?
03
4689家口罩企业,
中国口罩产能能否支撑返工潮的到来?
中国总体的口罩产能到底是多少?如果年后复工有3亿人去上班、每天1个口罩,是否能供应上?
浙江省经信厅称,截至1月26日,全省已有32家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其中N95型口罩、医用口罩的日生产能力已分别达到3.5万只、100万只。
上海市经信委27日发布的消息,经排摸,目前上海市口罩日产能180余万个。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全省23家医用口罩和防护服重点生产企业进行调度,目前医用口罩的日生产能力达200万只以上。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报称,截至1月25日,全省摸查有口罩生产企业29家,复工10家,日产量76万只。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柯文斌1月27日对外透露,安徽省防护口罩日生产能力100万个。
媒体报道称,目前,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产能达到10吨,可生产700万到800万只口罩。湖北日报称,截至1月26日,仙桃已有35家企业复产,日生产口罩270万只。
工信部表示,我国口罩的*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加班加点下,产能达到**800万只以上,复工复产面达到了40%。
如果根据上述公开信息简单累加,现在中国**就可生产约1730万个口罩,已经接近工信部预估的*高产能(全面复工的话,全国*高日产能接近2000万只)。
启信宝数据显示,全国口罩公司4689家,防护服企业64家,护目镜企业17家,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地区。其中,口罩企业数量*多的是山东省,全省超过了1000家;浙江和江苏两省的口罩企业数量也都超过了500家;而*重的“疫区”湖北省也有197家口罩企业,而且防护服企业数量居全国之*,达到20家(表2)。从各省企业数量的分布来看,与上述各省发布的口罩产能信息大致是契合的。
不仅国内加快生产速度,海关也对于
2.9亿元进口疫情防控物资中,防护用品占55.2%,共5885.3万件,价值1.6亿元。除了口罩,还有6.9万副护目镜,73.8万件防护服;药品共10.7万盒,价值1343.6万元;消毒物品共3.6万件,价值65.6万元;医疗器械共9.5万件,价值2128.1万元。
仅在1月30日当天,我国就进口疫情防控物资7880批次,2196.8万件,价值1.9亿元。其中,口罩2082.5万个,护目镜3.2万副,防护服25.9万件。
2月10日起,春节结束,中国3亿人返工,每天1个口罩,**至少需要约3亿只口罩。全国**的*高口罩产能——2000万只,全面复工一周的话可以生产约1.4亿只口罩,累计加上海关进口(假设为每周)5622.8万只,则累计起来也仅有2亿只左右。这是在*限情况下的口罩产能了,全国一周的口罩产能都不足以供应**的使用量,显然是难以维持磅礴的3亿人的全面开工的。
所以,*经济、省力、安全的办法,还是响应国家号召,能远程在家办公的,就不要给国家增添负担,让口罩都用到刀刃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高端制造业稍逊一筹,但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制造业的停摆,“Made In China”的断货,对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比如,因为担心生产纸巾的企业转产口罩,被恐惧支配的香港市民疯狂抢购卫生纸,新加坡的超市也抢购一空,非洲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缺日用品……
除了集全国之力量生产口罩和防护服,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大的优势外,这次和疫情赛跑背后体现的“速度”——10天造火神山医院,也让大家为争分夺秒的“基建狂魔”欢呼。但背后的艰辛、复杂、困难超乎想象。从中建三局牵头设计图纸;到武汉航发集团进场平整土地,高能环境和东方雨虹负责防渗、
“全村的龙把*硬的鳞给了武汉”,口罩产能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