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后的纱线市场总体而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对比完全荒废的“金三银四”,本周平稳的内需订单和*少量被“打碎”的外贸订单给市场带来了一线希望。截至5月14日,国内C32S均价报收152 0173 3840元/吨,环比上周仅下跌35元/吨。
棉花原料方面,对比近期持续下跌的棉纱价格,棉花价格稳中有涨。历年5、6月份由于淡季的原因,纺企原料库存一般处于高位。而今年有所不同,下游订单的缺失,加上近日来棉花价格的小幅上涨,使得纺企在采购原料方面偏于谨慎态度,保持随用随买。
五一过后,棉纱市场出乎意料地出货加快,虽然量依旧偏小,但是让纺企有了喘气的机会。据悉,本次交投主要参与者为贸易商,当前棉纱价格处于低位,贸易商前期备货又较少,加上近期欧美国家逐步解封,投机情绪增加。当前纺企库存有所下降,但纺企库存依然处于近三年高位,且后续上升几率依旧很大,截至14日,中国纱线库存指数报收29.3天。开机方面由于交投气氛略微转好,近日开机也有小幅上涨,截至14日中国纱线开机负荷指数报收50.1%,但显著小于去年同期的63%。
下游织厂方面,近日,坯布走货局部有上升迹象,但经过调查,量大的订单多数依然是贸易商收购囤货所致。一位常规品种的织造企业负责人介绍,*近常常有很多中间商来询价,想要大量收购坯布,每天都是几车几车的走货。他们往死里压价,但原料一直在涨,坯布也**一个价,根本不可能再拿到和以前一样的低价了。而有些厂家,不仅没有因为原料上涨而抬高价格,反而低价抛货。这主要是大多数品种的坯布库存依旧高企,市场对坯布的需求量变化不大,面对这样的困境,涨价不是重点,去库存才是首要任务。因此,在原料涨价,市场信心恢复之际抛货,会达到更好的去库存效果。
而织厂库存方面却并不统一、分化明显。有企业坯布库存只有10万米,甚至没有;有的则在50天,甚至是60天产量。出现如此差异主要是因为订单来源不同。坯布库存较少的企业,大都是因为目前在做的内贸订单数量不少,消耗了大部分库存;同样完全依赖外贸订单的企业,此时需求不旺,坯布走量不足造成库存压力较大。
进口纱本周“疯狂”下跌,直接将前期内外纱近1000元的差价都跌了回来。截至5月14日,FCY Index C32S折人民币现货价报收18725元/吨,与上周同期相比下跌728元/吨。其中,印度分析机构的报告称,尽管印度国内棉价超低给纱厂生产带来好处,但疫情带来的封锁和关门停产将使未来半年的下游消费需求严重受挫。近年来,印度棉纱生产厂家面临一系列困难,包括出口和内需下降、棉花价格波动等,棉纱出口受到巨大冲击,主要原因是中国需求减少。现在,印度纺纱厂采购国产棉有两个问题,一是流动资金非常紧张,二是印度封城之后4月份国内经济崩盘。4月份,印度PMI跌至惨不忍睹的7.2,服务业PMI为5.4,制造业PMI为27.4,当月GDP收缩15.2%,全国1.22亿人失业,各行各业流动性急剧紧张,银行已经停止给非银行机构贷款,导致基金公司也关闭部分基金。而巴基斯坦棉纱市场的近况与印度相似,国内各产业生产逐渐放宽,据部分巴基斯坦贸易商反馈,近期有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大量赛络纺的违约,多数选择重新议价,也有少数选择少量补货。近期新增订单非常少,中国方面前期的采购陆续发货。
日前,西班牙、意大利、印度等国已相继暂时放宽各类限制措施,并开放了部分企业,因此部分外贸订单也开始启动。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复工困难程度大于国内,恢复的速度也远小于国内,因此传导至国内面料市场的订单并没有很多,还需时日。经过市场一线调研了解到,目前面料企业接到的外贸订单大多来自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但出口欧盟的情况依然比较冷清,一方面目前欧州解禁的主要是北欧国家,对中国纺服需求不高;另一方面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重疫区只是部分、阶段性解锁,走一步看一步,担心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因此餐饮、服装等零售业恢复比较缓慢。
从中美贸易来看,2020年3月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数据显示,当月从中国进口服装9.19亿美元,同比降低了49.62%,直接将中国从**进口来源国的位置上拉了下来。由于2020年下半年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企业如果继续“期盼”着美国下单,可能会有*大的风险。从调研来看,不少纺服企业都把“内贸”作为外单不畅的补偿手段,因此,可以预见下一季的国内市场竞争将会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