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促进服装产业高
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提出这些重点任务:
以郑州为中心,豫北、豫东、豫南为主干,豫西为次干,县域为主体,省域、市域、县域高效联动,构建时尚创意、加工制造、市场发展相互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动郑州、安阳、鹤壁、新乡、商丘、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省辖市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联动、上下游协作互补、产业配套完备、集聚效应显著的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鼓励引导产业集聚区集约高效建设服装企业集聚的高端产业园、配套产业园、返乡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园等。
大力建设服装
抓好20家骨干企业、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50个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企一策、专人专班”。
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
推动企业在境外设立自主品牌商品展示中心、直购体验店等。瞄准国内外知名服装制造和设计企业,广泛开展对接合作,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我省。
支持中高端品牌收购。
开展品牌创建培训和诊断活动,指导重点企业制定品牌战略,推进品牌管理体系贯标。
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展览展示、广告服务机构。
支持企业积*创建**产品、优质产品、******,争创***工业品牌示范企业。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促进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豫政办〔2021〕4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促进我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科技、时尚、绿色”为定位,着力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积*承接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培育。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我省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区位、交通、市场等比较优势,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品牌**,改善供给。加大品牌育引力度,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积*适应、**、创造消费需求,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
3.创新融合,开放合作。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推进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服装和相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30—50家,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10—15个,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行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叫响一批河南品牌,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建成全国重要品质服装制造基地。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发展布局。以集群集聚为依托,以实体经济为核心,以产业链为主线,打造上下游贯通、左右侧协同的产业发展新生态。以郑州为中心,豫北、豫东、豫南为主干,豫西为次干,县域为主体,省域、市域、县域高效联动,构建时尚创意、加工制造、市场发展相互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壮大产业集群。按照特色突出、定位明确、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做大集群规模,优化集群结构,推动郑州、安阳、鹤壁、新乡、商丘、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省辖市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联动、上下游协作互补、产业配套完备、集聚效应显著的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各地要加大承接服装产业转移力度,积*开展产业链式精准招商、集群式招商,对促进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
(三)培育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服装行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重点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大个头”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有竞争优势和产业担当的“功勋企业”,**我省服装产业发展壮大。抓好20家骨干企业、5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50个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企一策、专人专班”。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
(四)强化产业链配套。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水平、高标准引进印染、
(五)加快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鼓励服装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制造商、
(六)提高创意设计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力度,成立设计机构,引进优秀设计人才,积*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对接研发、设计高端要素,在产品、工艺、包装等环节提高设计创新和系统集成水平,增强自主品牌建设和原始设计制造能力。鼓励企业开发富有民族文化底蕴、时尚化、个性化、功能化、绿色化的新产品,增加产品多样性,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省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试点示范工作,支持申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试点示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
(七)创新发展营销模式。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渠道,积*布局价值链更高端的营销类型和环节。加强综合性和垂直性
(八)推动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充分应用自动化、高速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加快服装设计、制造、管理、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数字化系统集成应用,推动传统服装制造向先进制造、高端制造转型。支持发展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的按规定给予奖补。引导中小企业上云,推动平台服务商降低企业使用云资源和云化软件费用,各地可采用“云服务券”方式对企业实际上云费用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
(九)推广云生产管理应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管控信息化、产业链协同网络化的基础上,发展柔性化生产、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及时预测消费需求,辅助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研发适销对路产品,增强生产与需求的适配关联,促进服装产业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
(十)打牢质量基础。组织企业争创省级、***“质量标杆”,对新获得全国“质量标杆”称号的企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推广使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开展国内外产品质量比对,努力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
(十一)培育引进企业品牌。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制造,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研发生产品质好、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新产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企业在境外设立自主品牌商品展示中心、直购体验店等。瞄准国内外知名服装制造和设计企业,广泛开展对接合作,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落户我省。支持中高端品牌收购。开展品牌创建培训和诊断活动,指导重点企业制定品牌战略,推进品牌管理体系贯标。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展览展示、广告服务机构。支持企业积*创建**产品、优质产品、******,争创***工业品牌示范企业。(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十二)打造区域品牌。按照明晰定位、错位竞争和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名城、名镇,叫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鼓励企业争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试点,支持创建***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继续办好郑州国际时装周、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展会,支持各地举办服装博览会,广泛开展
(十三)强化公共服务。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技术研发、创意设计、质量检测、集中采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等配套服务水平。提升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推进集群内企业资源共享,发挥规模优势,降低综合成本。加强产业园区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园区、集群整合各类资源,搭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市场监管局、商务厅、地方金融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强力推进落实。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市、县级政府负责联系本地重点骨干企业,开展“直通车”服务。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当好政府和企业的“桥梁”。(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民政厅)
(二)加强财税支持。统筹使用省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加大对服装行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支持企业按规定申请稳定岗位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鼓励企业在贫困地区建设服装工厂、车间,符合带贫企业认定标准的可享受扶贫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扶贫办、税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电力公司)
(三)加强融资支持。落实应收账款质押和商标权、专利权等抵押质押贷款政策。利用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各类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支持符合基金投向的服装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服装企业挂牌上市。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的服装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对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引进保险资金实现融资且符合省级金融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支持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补。(责任单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厅、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保监局、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夯实人才支撑。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利用“中原领军型企业家”培训平台,每年遴选一批领军型企业家接受高端培训,选拔一批优秀青年企业家参加“企业家成长班”。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符合条件并入选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的高层次人才,按规定给予相应支持。鼓励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与服装企业加强产教融合,合作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大力推行订单式、冠名班技能人才培养。加大劳动力吸返、挖掘力度,继续实施“巧媳妇工程”,建设训练有素、专业精干、接续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工商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
(五)强化企业服务。各地、各部门要搭建制度化政企沟通平台,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持续开展“政策落实进万企”活动,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在要素保障、市场开拓、融资服务、项目审批等方面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助推企业转型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工商联)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