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公司计划通过此次募投项目,花费近9亿元新增156 0190 2607家直营独立店,公司称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93,442.15万元,净利润11,996.14万元。看起来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未来,多开门店意味着生意越来越大,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红蜻蜓属于品牌皮鞋企业,通过自主生产、外协生产的模式进行生产,以直营、加盟或两者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产品的销售。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超过 4,400 间专卖店,从其构成来看,其中 3,833 间是加盟店,占营销终端总量的86.56%;在公司 595 个直营终端中,有545个是直营商场店,采取与商场或卖场联营的方式,店铺的真正支配权掌握在商场手里;有50间直营独立店属于公司自己支配,占营销终端总量的 1.13%.
而此次招股书显示,公司将在两年内新增156 0190 2607家直营独立店,其中包括:通过购置方式建设10 间旗舰店,20间标准店;通过租赁方式建设20间旗舰店,80间标准店,将直营独立店占营销终端的比例提升至2.96%.
为什么以加盟连锁模式为主的红蜻蜓公司要斥巨资新增直营独立店?据业内人士介绍,服装鞋类公司提高直营店的比重,目的是在目前终端销售连年低迷的情况下加强公司对于营销终端的掌控能力,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例如达芙妮鞋业依靠全直营的模式经营中高端市场。
但是,提高直营比重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直营意味着公司要承担门店的所有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当前商业租赁成本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很容易使陷入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泥潭。
在鞋类上市公司中,奥康国际和红蜻蜓具有可比性,该公司2012年成功上市后,开始大幅提高直营比重,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和直营化策略的双重冲击,直接导致公司2013年营收和净利同比下滑19.1%、46.6%.截止2014年一季度,公司仍未走出泥潭,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11.21%、20.3%.
新增直营店或只有30%能盈利
直营店是指由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即由公司总部直接经营、投资、管理各个零售点的经营形态。也就是说,该店的场地租赁、员工公司、存货全部由公司承担。因此新增直营店**直接导致三费率(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加。
根据奥康国际2013年年报显示,在公司加强直营化背景下,由于职工薪酬增长29%、租赁费增长 63%,导致销售费用率提升6.87个百分点至18.55%;由于折旧摊销增长8%,导致公司管理费用率上升1.37个百分点至7.54%,造成了奥康国际201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的局面。
红蜻蜓此次新增的156 0190 2607家直营独立店均处于重点城市核心商圈,将红蜻蜓品牌的皮鞋、皮具、服装、儿童用品集中在同一店铺陈列、销售,是本公司具品牌形象展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