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国际采购条件变更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在考验“中国制造”的承受力。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日前指出,中国今年外贸依然强劲增长,全年贸易顺差有望突破1200亿美元,以及多哈回合谈判刚被宣布无限期中止,贸易自由化遭遇重大挫折,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在今后一两年面临着比现在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
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贸易格局,短期内迅速调整、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很大。
“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将会导致中国对欧美出口竞争力下降,亚洲几个经济体有可能再次将部分产业往东南亚转移,而且越南、老挝、印尼等在劳动力成本上有相对优势。但是,目前与欧美顺差的格局暂时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贸易摩擦也依然随之存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非部副主任宋志勇说。
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贸易摩擦*多的国家。去年,全球共采取反倾销措施156 0190 2607起,其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有40起。自中国入世至今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李成钢谈道,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反垄断、337知识产权调查等这些常规武器外,各种隐蔽性强的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也在不断出现,这有可能对“中国制造”更具有杀伤力。此外,贸易摩擦正由企业微观层面向宏观体制、制度层面延伸,例如欧美在人民币汇率、劳工权利等方面向中国施压。这一方面增加了中国应对的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自去年7月人民币汇改一次性升值2%以来,人民币在13个月里的累计升值幅度为2%。月均升值仅13个点左右,月均升值幅度为0.15%。随着贸易顺差拉大,人民币依然存在升值的压力,美国和欧盟就此不时向中国政府施压,这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很大的压力。
“中国制造”成本进入加速上升期
2004年下半年至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大幅上升不断压缩“中国制造”的利润空间。目前,以“中国制造”主要基地珠三角为例,该地区企业在加工贸易中获得的平均利润率在3%~5%左右。丁力预计成本大幅上升将使企业利润空间在3~5年内消耗殆尽。
“塑料的价格连年来大幅上涨,目前的价格上涨了1万多元/吨,比去年又将近翻了一倍,但我们玩具出口价格上涨大约只有5%,企业陷入了生存危机。”东莞一家玩具企业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大吐苦水。
国际油价从2004年由年初30美元/桶飙升至2006年上半年73美元/桶,对珠三角用油或石油副产品较多的陶瓷、建材、服装、玩具等行业带来很大困难;除石油外,其他资源性产品价格也呈大幅上升态势,据IMF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一季度非能源初级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4%,而铝、铜、锌价格涨幅分别高达27.5%、51.2%和70.5%。
土地和环保成本也呈现上涨趋势。企业要加大在治理废气、污水和废料等方面的支出。此外,劳动力成本也在大幅增加。为缓解2003年以来珠三角各地严重的民工荒现象,2006年9月1日开始广东各地已经实施了省政府新颁布的*低工资标准。根据该标准,各地市*低工资的平均涨幅超过18%,而深圳实施全国*高的*低工资标准810元/月,与此同时,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和江苏也不甘落后地将*低工资标准平均上浮了10%左右。
“这表明‘中国制造’的成本进入了加速上升期。”丁力说。
“中国制造”将何去何从?
随着印度经济发展重点从服务业向制造业转移,2005年超过2/3的外国投资进入了印度制造业。2006财年**季度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增长率达到10年来的*高纪录11.2%。
尽管在制造业产业规模上落后于中国,但是印度制造业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而据一些学者推算,若干年后印度的壮年劳动力数量将超过中国,20年后“中国制造”或被“印度制造”所取代;但考虑到印度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只有中国的1/7,欠缺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对国内产业的过分保护,这个目标可能被延缓。
瑞典贸易委员会副主席博尔耶·瑞辛格接受《**财经日报》专访时曾表示:中国内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完整的产业链,使包括宜家在内的瑞典企业更愿意在中国选择代工厂。
学者们担心的问题是,如果生产成本的过快增长,就可能抵消劳动生产率的优越性,毕竟越南的平均工资为35~45美元,合人民币400元左右,大约是广东省的1/2。
根据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的说法,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利润将沿着产业链流向上游的标准制定者;自主品牌和研发能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的生产模式和利润分配格局已经形成:美日欧国际品牌商(或大型零售商)掌握着渠道、品牌和标准。他们拥有*高的定价权,享受丰厚的利润;产业链的中端,日本、东南亚等地掌握研发力量,拥有较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并赚取研发费用;产业链的低端,中国企业利用生产要素廉价的比较优势赚取加工费用。
“在经济一体化下,中国代工企业已经不能被称为‘世界工厂’,而仅仅是一个制造车间。”丁力说。
丁力认为中国企业要想获得“话语权”,只能向产业链的上游走,获取自主品牌和研发能力。“毫无疑问,难度会大于中国以往任何一次产业升级。”他说,“这将是‘中国制造’一次惊险的飞跃”。
来源:**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