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纺织制造业的提升重点:高端、智能、绿色、集聚

百检网 2022-02-11

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10大行业全面改造提升计划启动——这个夏天,浙江现有的产业现状,正在被推动 “变局”——尽管变化早已发生,但拐点在浙江省政府出台传统制造业复兴与升级计划后显得更为清晰。

不久前,《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公布,确定**将包括化工、纺织在内的10个传统制造行业升级改造对象。围绕计划,产融对接明确提出三个方向——设立省级试点地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相关产业基金、金融机构信贷优先支持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完善。

以此为重点,历久弥新的传统制造业,有望迎来一场全面、深刻的复兴。“产业发展不断面临着需求疲软、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问题,如何破局?”6月,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浙江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 《计划》)出炉。

《计划》称,将通过4年的努力,切实打好政府引导搭台、企业主体运作、全球精准合作、内外并购重组、推进股改上市、政策资源保障等改造提升组合拳,实现重点传统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基本建成全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此间,还将打造超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培育超百亿元龙头企业30家,实现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废水排放量、用水量年均分别下降4%、2%、5%以上等目标。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浙江行动目标,记者留意到,《计划》这次可谓清晰描绘出了传统制造产业升级的具体路径——创新升级、整合优化、强链补链以及有序退出。

按照《计划》,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关联度,今年**启动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10个制造行业的改造提升。其中,纺织制造业的提升重点是高端、智能、绿色、集聚。即今后将着力发展高品质纺织面料、高端丝绸和家纺产品,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的开发与应用。

服装制造业是浙江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产业发展不断面临着需求疲软、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问题,如何破局?对此,《计划》也给出了答案——推动服装制造业向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快服装企业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柔性化、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转变。

此外,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其他制造行业也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提升“方案”——

如皮革制造业将建立柔性供应链系统,发展基于脚型大数据的批量定制、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模式,推进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化纤制造业将加强新型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及生物基化学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化纤制造业向新兴材料产业转变;造纸制造业将加强造纸纤维原料高效利用技术、高速纸机自动化控制集成技术,等等。

而除了升级路径,联动“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大数据+”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也是引人关注的焦点。《计划》还显示,政府财政将在今年和明年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从今年开始到2019年,每年安排18亿元资金实施传统制造产业改造、升级倾斜。

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一直是浙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工业强省、制造强省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振兴实体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从自身来看,浙江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业一样,有着许多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个事实是,自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浙江制造业一直处于疲态当中。长期以来,由于以代工模式为主,浙江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一些东南亚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更是吸引了诸多制造企业的转移。

统计显示,近年来浙江工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经由156 0190 2607年的49.2%下降到2014年的43%左右。与此同时,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面对这样的境况,转型俨然成为浙江制造业的关键词。

“在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国家有界、市场无边。加快供给创新、真正实现从要素禀赋主导向创新驱动主导转变,从标准制造向制造标准跨越,千方百计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千方百计地给予消费者信任,千方百计地便利百姓,才是发展的根本道路。”对此,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曾表示。

他坦言,对浙江来说,要抓住当前经济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时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企业真正把产品的内涵做好,把工业化的实现程度提高,使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从工业化的中期进入工业化后期。

实际上,早在《计划》提出之前,浙江制造已经开始为自己正名。这几年来,浙江深入实施 “八八战略”,围绕打造经济升级版这一目标,全面实施两化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五水共治”等重大举措,以环境倒逼转型,以创新牵引升级,以改革释放红利,取得了显著成效。此间,由政府主导的浙江制造也应运而生。

记者注意到,作为全面提升浙江产品整体质量和综合形象的一项新途径、新举措,眼下“浙江制造”已经成为整体反映、综合体现浙江企业和产品形象的区域公共品牌。与此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浙江制造中,也已然翻开了一页新篇章。

2013年10月,工信部批准浙江为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紧接着,浙江省政府又相继出台《关于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两化”深度融合被进一步放到更突出、更重要位置。

目前,由“两化”融合带来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已成为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内生动力,不少浙江企业正在借助信息化、机器换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产品制造自动化、生产装备智能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计划的公布,无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制定了一个更为明确、细化的方案”

一直以来,在浙江,传统制造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市场经济*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在浙江形成了近500个工业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中,传统制造业的比例占据绝大多数——

宁波纺织、温州鞋革服装、绍兴织造印染、嵊州领带、诸暨织袜、上虞化工、嘉兴皮革、富阳造纸、萧山化纤、温岭泵与电机、玉环汽摩配、长兴化纤、临海机械电子……这些以传统制造业为支柱的“块状经济”,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而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浙江传统制造业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高端产业升级的趋势也愈发明显。

比如,化纤产业,原先以聚酯和涤纶长丝产品为产业主体,目前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地方生产系统进一步深化,在各个加工制造环节均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在绍兴,聚酯和涤纶长丝产品保持着全国*大的产业规模,且聚酯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转变,化纤生产正逐渐向熔体直接纺和差异化功能型转变。

又比如电器制造行业,已从单一的低压电器延伸到高压电器,从元件电器延伸到成套电器,构筑起新的为输、变、配电全方位服务的电器制造系统,其中温州乐清还被全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电器之都”。

而眼下,产业升级的拐点在浙江省政府出台传统制造业复兴与升级计划后显得更为清晰。“这次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的公布,无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制定了一个更为明确、细化的方案。”对此,观察人士杨耀认为。不仅如此,锚定这个“复兴”计划,传统制造业企业们的转型信心也更足。

服装企业、浙企太平鸟集团就是其中一例。据悉,在加快“互联网+”运用方面,企业一直敢为人先。早前,企业开发了一款手机日报,通过这个APP,可以看到所有的品牌和销售额,以及总销售额中直营占比和加盟占比、百货、购物中心、街店销售占比情况。目前,还实现了通过颜色、货型、版型等的分析,以及利用大数据手段来指导经营决策。

同样明显的变化,也来自于 “机器人+”的应用。专业生产交流接触器铁芯的湖州美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云杰表示,早前企业就设计了铁芯的自动化专业生产流水线,*近又把生产中的部分环节替换成机械手,所需人工减少了三分之二,效能大为提高。

“以前的冲床需要手工送原材料、脚踩冲压,卡尺量厚度,现在都一体成型了,快捷而省力;以前的磨床都是人工手动操作,一个人管一台,现在电脑控制,一个可以管两台,精密而省力;以前的成品包装环节需要人工刷油防锈,现在采用机器自动雾化喷油,均匀而省力……”他称,工艺环节的技术改进,除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还在于提升了产品质量。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