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设计总监郑飞:国内鞋类设计师缺口较大

百检网 2022-02-11

如果没有一双专业舒适的鞋,在奥运会、冬奥会、NBA那些动人心魄的赛场上,运动员就可能无法发挥潜能;如果没有一双时尚好看的鞋,在北京、巴黎、米兰那些华灯璀璨的街道上,男男女女们就可能黯然失色,一双鞋诞生的背后从设计到*终成品实现,鞋类设计师至关重要。

中国是一个传统制鞋大国,鞋产量和出口位居全球首位,然而,在这样一个国度,“鞋类设计师缺口显然比较大。”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郑飞在接受中国皮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安踏设计总监郑飞

郑飞接受中国皮革网记者采访

多渠道培养人才仍显不足

安踏是国内*早建立产品设计团队的运动品牌之一,郑飞作为安踏鞋类设计团队的创始人,在运动鞋类设计行业拥有超过16年的设计和管理经验。

郑飞表示,国内鞋类行业的设计师主要来源于三个人群,一是由经验丰富的技师转变而来,其次是大专院校的设计类专业学生,另外是社会上开办的鞋类设计培训班的学生。技师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的设计知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有很好的创意设计理念,但与鞋相关的知识匮乏。再者我国高等院校鞋类设计专业非常稀缺,这导致综合能力优秀的鞋类设计人才缺口比较大,资深设计师更是凤毛麟角。

“企业对优秀设计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郑飞表示, 优秀的设计是使产品差异化的有效方式,能够赋予产品以独特的竞争优势 。中国运动鞋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迫切需要一批懂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优秀设计师推动鞋类行业的发展和品牌创新。

郑飞表示,近年来企业在高校招聘鞋类设计人才一般偏向于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具备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和综合创新思维相对较高,在工作中岗位的可塑性和创新潜力较高。

除了高等设计院校,鞋类设计师来源渠道还有一部分是从鞋类设计大赛中挖掘而来的。郑飞表示,关注一些有影响力的鞋类设计大赛,也能从大赛中发现和挖掘到优秀的人才。

另外,通过引进国外资深的鞋类设计师以及与国外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能带来先进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本土设计师汲取养分和提升设计能力。

院校培养人才应更贴合市场

近年来,中国制鞋业迅猛发展,而创新研发和设计水平与之不相匹配,从“制造”到“智造”的路尚有一段距离。中国鞋类设计环境尚未成熟,设计领域的人才较为缺乏,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人才是鞋类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尽快培养更多本土优秀青年设计人才,有利于中国鞋类发展。

可喜的是,国内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鞋类设计专业,不足的是国内设计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偏重理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因此公司招聘进来的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再经过两年左右培训才能真正开始承担设计任务。

对于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 安踏公司的做法是每年选派有潜力的优秀青年设计人才出国培训和考察,同时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和举办相关的优秀设计师评选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激励高端复合型优秀设计人才,加快和提升公司产品创新步伐和能力。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