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传统技艺的守艺人
致敬对作品的精刻打磨
致敬岁月拾光的雕刻师
他们是“拾光”的生活家
是匠心的“守艺人”雕刻时光
他们代言了云南人文精神内涵
东原以产品精神内核致敬云南人文精神内涵。即日起至4月底,东原集团携手云南网开展“2018致敬拾光守艺人暨拾光生活家人物评选”,用拾光的温度与精致,致敬云南人文精神,致敬拾光的守艺人。快快登录云南网专题页面为你喜欢的守艺人点赞吧!今天让我们走进守艺人刘智熙的故事
从一次皮具课开始认识刘智熙,从一次皮具课开始。他是一个**够酷的中年人。穿着**个性的马甲,皮带配的是巨大的金属扣,细长的链子系在腰间,链子的另一端扣着插在屁股兜的钱夹,钱夹上面装饰着炫目的花草纹皮雕。牛仔裤、牛皮靴,这身行头人群中**够跳脱。
刘智熙老师仍有一丝儒雅的气质,我甚至要用温声细语来形容他的授课过程,不紧不慢,逐一的讲解。当然了,这或许是处女座的“标配”了,但是不可否认追求**的处女座,实在出了太多太多的艺术巨匠。这次学习的经历,是令我满意的,不仅因为带走了一个DIY的钱包,更是因为放下手中的繁杂工作、抛开脑中的杂乱思绪,专心做好一件手艺,是*奢侈的享受。
与皮具的缘分说起刘智熙与皮雕的缘分,是10年前的一个皮质钥匙包,当时他想在上面做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从小就“调皮”的他开始东拼西找,发现了有种工艺叫皮雕。当时昆明还未有皮雕工匠,亦无皮雕实物可供借鉴,工艺技术的钻研,刘智熙全凭自学。10年间,他深陷雕工之美不可自拔。
让刘智熙*为沉醉的,是那穿越千年的唐草纹,这也是他雕刻*多的图案。“唐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承载着我们祖先独特的审美品味。”刘智熙说,现代的皮雕技法源自欧洲,但在宋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就已随着丝路盛行中原。*让他欣慰的是,去年他成为五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皮革雕刻技艺传承人,并将皮雕艺术带进了大学课堂。
沉醉皮雕已有10年,刘智熙说,虽算不上大师,他亦称得上前辈,对于虚心请教的皮雕爱好者,他总是说:“请带上你的想法,亲自动手解决问题,钻到皮雕中去,不试试怎知其中之美。”在工作室的一角,墙上挂满了皮雕专用的雕刀、印花工具。刘智熙说,自己的皮雕工具有几十个类型,品种有上百种,其中大部分是网上购买的,但是少部分网上也买不到,只有自己动手做,自己做的工具估计也有20种左右。
接触皮雕以来,刘智熙更醉心于对皮雕的发展历史、技术工艺以及审美风格等的研究。他回忆,现代皮雕工艺技法起源欧美,国内大部分地区皮雕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开始的学习几乎全部源自网络。“每天都在各大皮雕论坛潜水 ,对于技术帖尤为好奇,久而久之才终于摸到一点门道。”刘智熙说,不同的工艺技法、不同工具的搭配,可以挤压出不同的纹理条路,形成不同风格。
云吾工坊创立“虽然皮雕工艺曾经保持着私下传授的传统,但现在这门技法已经不再是高深莫测的艺术,无论男女,不分老少,在世界各地,只要想在手工皮具上雕刻一些只属于自己的图案或纹饰,大家都能动手创造出一件卓尔不群的孤品 ,彰显个性、**时尚风标。”刘智熙现在还是4所高等院校的特聘教师,专门开设了皮雕艺术课程,让更多青年朋友了解、学习、掌握皮雕工艺的技法,并且还在自己的工作室开设了传授课程,让年轻人们都来体验学习,感受皮雕艺术的魅力。
刘智熙的工作室名为“云吾工坊”,在工作室的展柜里,摆满大大小小的皮雕制成品,大到皮箱、挎包,小到我们常见的钥匙包、钱夹,雕刻精美,纹路清晰,底层的暗色与表层的淡黄色形成强烈对比,很有层次感。“这些纹饰都是纯手工雕刻上去的,现在的皮件大多都是机器制作而成,似乎纯手工这门工艺慢慢会被淘汰。手工太费时而且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机器永远都达不到手工的这般精细。”刘智熙介绍说,这些皮雕制品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使用工具了,同时也附带了艺术的成分,手工皮雕图案在皮革上的原有色泽、质感即使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也会保持不脱落,让人从中感受到时间的足迹。并且这些作品都是****的,是世间仅有的“孤品”。
传承千年时光的守艺人,在年轮的慢慢轮转中,摩挲出一件件传世佳品,正如东原在产品创作时的精雕细琢。带有时光温度的作品,相信城市中的拾光生活家们能够细细品味,让我们开启这场穿越时光的人文之旅,在拾光中还原生活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