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市区出发,沿着莞太路进入256国道,经富盈酒店向厚街虎门方向直行至第三个红绿灯左转,两旁高楼之间有个不起眼的牌坊,东莞寮厦社区成品鞋材营销中心赫然在目。
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鞋城、鞋店、鞋类广告让人目不暇接,街上车来人往繁荣异常,似乎全球经济危机与这里毫无干系。然而,上个月的29日,有着500多名工人的万里鞋厂突然倒闭,给貌似平静的寮厦社区和这里的鞋商心里,投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谈到万里鞋厂的倒闭,经营着两层楼皮革生意的东莞飞尔达皮业总经理焦建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及周边的商铺都亲眼看到万里的倒闭。他表示,现在鞋业产业已经步入微利时代,拿订单的制造商、皮革供应商经营好的话,利润也只不过5%-10%,如果经营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企业可能就很难存活。
事实上,作为皮革供应商、鞋业生产制造商的下游产业,寮厦社区里的一千多家成鞋批发、零售商今年以来也明显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多数成鞋批发零售商的利润较往年销售高峰期下降了50%以上。他们虽然比上游产业日子好过些,但销售的困难使同业间竞争更趋激烈,利润日渐微薄。
从酒店总经理转战成鞋批发零售行业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经销商珍妮鞋坊负责人珍妮女士,对近几年来鞋业批发零售市场的变化感触良多。
“前年、去年,我一个月的利润*高可达三四万元,对于我这个只有30多平方米的小店铺,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了。”珍妮告诉记者,今年从年初以来,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都每况愈下,特别是下半年,批发商零售商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她每个月的利润只有156 0190 2607元左右,与高峰期比下降了至少50%。“我其实很满足,现在一个人看店,虽然收入比以前少了,但与做原材料和制造的同行比,我还是算不错的。”
对未来市场甚为乐观的珍妮女士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东莞许多鞋企因海外销售遇阻,各种有品牌、无品牌的外贸鞋、尾货、代工鞋,不断通过批发零售等方式进入内地销售,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鞋厂还开始在国内一些城市开设专卖店来解决海外销售不畅的困难。
但当大批鞋企都进入内销市场后,内地消费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鞋企在同业竞争和内销疲软的双重压力下,批发、零售成鞋利润都出现了大幅下滑。虽然鞋业的批发零售业遇到了困难,不过珍妮认为,只要愿意动脑筋,任何生意都是有发展空间的。她相信风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经济危机毕竟有结束的那**。
与珍妮鞋店一样,东莞市露和鞋业的陈丽华现在在销售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她告诉记者,她们店的鞋主要面向湖南、江西等地销售,批发价格也多在100-200元之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的成鞋内销与前两年比无论是利润还是销量,都有显著下降。她说,从批发而言,原来每个月批发量可以走七八百双,现在好的月份才能达到五六百双,单件鞋的利润也只有不到20%左右,与高峰期相比利润已大幅缩水。
“与皮革鞋材和鞋业制造商相比,批发零售的鞋店商家总体经营还是比较稳定的,到目前为止,进驻的200多家店铺没有因经营亏本倒闭的。”东莞鸿运外贸鞋城人事主管王强告诉记者,成鞋批发商和零售商由于处于鞋业产业链*末端,直接面向消费者,而且他们的投资规模总体比较小,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也就100多万元,在成本控制上相对灵活,因此多数都能保持15%左右以上的盈利。虽然这与鞋业繁荣期的利润相比少了许多,但与当下的鞋材商、鞋业制造商相比,他们所受到的市场压力又少了许多。[next]
10月28日早上10点30分,寮厦社区彩云路。这里是寮厦鞋材经销商一条街,一年前,这里每天都客似云来,连周边的餐饮酒楼生意都很红火。然而这**,记者看到仍有部分鞋材皮革批发零售店关着门,即使正常经营的店铺,也因客商很少店员们显得无精打采。
“上门客户不到去年的1/3,营业额也基本减少了至少一半吧,利润也下降到5%左右。”在东莞鞋业市场打拼了四五年的焦建勋说,现在鞋业市场出现了一种恐慌的情绪,由于部分商家拖欠货款,或者货款根本收不回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由于不能确定一些鞋业制造商是否能按期还款,因此现在基本只做现金。营业额也从今年上半年的500万-1000万元/月,下降到目前的300万元/月。
对于鞋业产业未来到底会怎样,焦建勋有些把握不准,甚至有些灰心。“我身边好多做鞋生意的都抽资回西北做生意了,不少人还坚持做鞋,是因为他们觉得做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些舍不得。”焦建勋说,5%的利润,对于一切都在上涨的商家而言,简直形同鸡肋。对于鞋材皮革整个行业而言,缺乏安全感,缺乏信心,有订单也不敢接,这才是鞋业*大的危险。他说,不少人拿到钱不再投入鞋业,而是投资到内地或者宁愿做高利贷,鞋业实体出现了“空心化”的危险。
据介绍,焦建勋的公司目前外面还有300多万元应收账款,加上店里面的600多万元皮革存货,如果能全部卖出去,他可能会立即抽身回西安。“太累了,一个月十几万的毛利,除了房租、工人工资及其他一些开销基本没什么盈利。”
焦建勋的困局其实在寮厦许多皮革经销商身上都存在。“订单少了好多,又怕货发出去收不到款。”东莞市振琦皮革商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订单不稳,而且供应的并非都是大鞋厂,与规模在区内数一数二的飞尔达皮业相比,多数皮革店生意更差。
记者调查了解到,鞋材皮革商与鞋业生产商作为上下游产业链,常常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鞋厂订单饱满、需求旺盛时,皮革经销商日子也就好过,一旦鞋业生产商受到海外需求和订单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的中小皮革经销商常常因销路或货款问题而大量倒闭。
厚街的鞋业催生了一批与鞋业相关产业的专业街。而地处厚街镇中心区的寮厦,就因东莞开展“三旧”改造、转型升级之便,打造了一系列鞋城,集批发零售和皮革经销于一体的厚街鸿运鞋城,就是寮厦鞋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256国道进入东莞寮厦社区成品鞋材营销中心,沿着街道一直向前,映入眼帘的依次是装修豪华气派、有着十几层楼的康美鞋城,德运鞋城、汇森鞋城、鸿运鞋城、鼎胜鞋城等。据当地客商介绍,在方圆两平方公里的寮厦村,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这里就集聚了至少有七八个鞋城,鞋城的繁荣,是否代表着鞋业的繁荣?
“除了鸿运鞋城开发建设早,招商达到****,今年开始做的康美鞋城因装修豪华、地段比较好,招商出租率也相对不错外,其他的一些鞋城出租率应该都不怎样。”东莞鸿运外贸鞋城、鸿运鞋材鞋业广场人事主管王强告诉记者,太多的鞋城短时间内涌现,一定程度助推了鞋业的虚假繁荣。鞋城多,并不代表这里的鞋业生意就一定好做。实际上业内人士都知道,今年以来鞋业的景气度正日益下降,到下半年鞋业营商环境甚至比2008年的情况还糟糕。据介绍,当地有一些新开的鞋城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目前数百个铺位招租率还不到5%。
对于鞋城的爆发式增长,连厚街镇寮厦社区居委会副书记方日鹏都感到有些担忧。“发展太快了,数量也有些多,我担心后来的鞋城招商可能没那么容易。”方日鹏婉转地表示,作为居委会,他们无法干涉投资鞋城的具体经济行为,但以目前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当下的鞋业大环境,多家鞋城集中在寮厦发展,招租情况如何就无法评说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寮厦社区共有皮革鞋材商、鞋业生产加工商、批发零售商2000多家,其中有近千家集中于开发较早的鸿运鞋城。“后来开发的招商的确困难,下半年进驻的鞋商明显少了,不少鞋材商还主动关门。”一分析人士指出,鞋城越来越多,一定程度说明寮厦正逐渐形成了鞋材供应、加工、鞋业采购、销售一条龙的鞋业产业链。鞋城的繁荣,并没有带来更多鞋商进驻,这是鞋城开发商在经济形势不好的背景下,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位置、配套、装修、服务做得好,鞋城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康美鞋城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康美鞋城装修高档豪华,地理位置又非常优越,从今年年初开始招商到现在,出租率已经接近饱和。不过该人士也表示,在这么小的区域里有那么多鞋城,肯定会有一些“吃不到奶”。
“这是特价鞋,60元一双,不还价的。”在寮厦鸿运外贸鞋城一楼,来自非洲的KINPEN已经转悠了好几家鞋店,当他和一个特价鞋档口女老板讨价还价时,他希望40元一双批发一些该类鞋。女老板告诉KINPEN,特价鞋的成本是50元一双,因此不可能低于这个价格销售。[next]
对于许多做外贸订单的东莞人而言,2008年之前总有许多美好的回忆。除了很容易赚钱外,高额的利润一直让他们无法面对经济危机之后微利的现实。30%、50%甚至****的利润,在鞋业甚至服装等东莞许多传统行业,都曾出现过,而现在这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
微利时代的传统产业危机,在包括鞋业在内的东莞传统产业中扩散。暴利已经过去,如何在微利环境下生存则成为许多鞋企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是受拖累的,鞋厂不需要原材料,或者鞋厂拿了我们的原材料,却因为缺钱出现坏账,或者工厂倒闭老板跑路,都会给鞋业上下游的资金链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
焦建勋说,鞋业面临的不是产业链某一个环节上的问题,而是环环相扣使上下游都出现了麻烦。他认为,东莞鞋业目前所面临的危机,除了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海外订单减少、内销不畅等因素外,银行收紧银根、小企业借贷成本高企、融资困难也是导致不少企业*终倒闭的关键因素。
对于外界猜测万里鞋厂倒闭可能是资金链断裂造成的,厚街镇寮厦社区居委会副书记方日鹏对此给予肯定回应。他说,万里鞋厂倒闭前已经欠下外债1000多万元(现金,不包括货款),资金链断裂,是万里鞋厂倒闭的致命伤。
业内人士认为,东莞鞋业相关企业数以万计。经济危机促使那些缺乏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谋划早日转型升级;在经济危机二次余震来袭之时,许多实力不足的鞋企被经济危机所击倒,正是鞋业自身优胜劣汰和洗牌的结果。分析人士指出,在这场残酷的洗牌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出台一定的金融和税收政策,帮扶处于危机中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使更多鞋企即使在微利环境下,也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鞋企声音
2011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决定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被提高,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对于东莞的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国家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的扶持力度这是一个福音,但论及真正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企业却少之又少。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东莞的中小企业普遍遭遇“四荒”:由于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带来的“资金荒”;由于物价普涨、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原料荒”;由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技术工人缺乏所导致的“招工荒”;由于海外订单减少或订单不稳,导致企业开工荒。多重压力叠加,东莞的许多中小企业已经是咬紧牙关,苦苦支撑。对于东莞传统行业的鞋业,在寒风劲吹的时节,政府施以援手,给予实实在在的减税或者融资支持,就是对鞋企渡过难关的*大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鞋企负责人呼吁,政府出台帮扶鞋企转型升级的政策比较模糊,缺乏针对性;另外,政府也不应该以行业类别作为是否奖励企业的标准,应该更多看到行业内企业的优劣,给一些具有自主品牌、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获得奖励的机会。
部分鞋企表示,在研发升级中,鞋企申请发明专利并不容易,很难通过专利获得政府奖励。同时,在技术升级上也因为鞋类被归类为传统产业而很难拿到政府的补助。鞋企代表表示,希望政府能针对鞋企发展现状,量身定做相关政策和措施,搭建有效平台,增强鞋业贸易发展的凝聚力量,为鞋业培养**人才等方面,使政企同心,携手渡过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