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还一月有余,年货大战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打响。“新衣新鞋过新年”,不仅消费者要给自己装备起来,各家运动品牌也在积*给自己“减负”,降价大促销的热潮,已经从各大工业区、小商品市场开始向专卖店蔓延,部分品牌的专卖店甚至全线低至3折,还有赠品相送。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这股“抢年”促销大潮,将关系到运动品牌下阶段的翻身仗成败,只有降低库存轻装上阵,不论是转型还是增强抵抗力,才会有更多资源。
低价潮蔓延
1月7日上午9点,在市区东海后埔工业区,略显杂乱的社区道路两边,各种鞋服专卖店的高音喇叭已经开始了**的工作。在这个正不断搬迁的工业区里,依然保持着相隔不到百米就有一家鞋服品牌店的“步行街”风格。
“全场三折起,部分新品五折,买一送一。”记者走进一家名为速克的门店,发现店里摆满了各种“克”的鞋子,俨然一个批发小仓库,老板端着一碗稀饭出来,简单介绍之后又慢悠悠地走到里间。这些“克”鞋标价都在156 0190 2607元左右,折算下来一双也就40块钱。
在一个月前,这家店的老板“兼并”隔壁两家店,“新年一到,他们的合约和租期都到了,要赶紧处理掉。”老板有点得意,他一分钱转让费都没给,还认为是帮了两家店的大忙:“如果我不要的话,他们只能当垃圾卖掉”,*终是按估算进行收购的。
扫了两个竞争对手后,生意并没有好起来,因为市区中心的各种特卖会,已经把传单都发到工业区来了,还有就是短信,尤其是工厂店的短信。“我们这是正品,不比你在那些小店里买的,可能就是假货!假货,就是容易坏掉的,穿不到一年!”在宝洲街的一家知名品牌的工厂店里,导购员循循善诱之后,很高兴地卖出了大小五双鞋子,200元,其中两双小孩的童鞋是“赠送”作为特意坐公交车来消费的感谢。
一家门店**能卖到多少钱?店长陈女士竖起了三个手指头,“少则三千,多则三万”,因为促销力度很大,泉州几个较边远县也会有人来淘货,运气好的话,**能碰上两单,但是利润却要下降,“主要是做个量,回头再找厂家要补贴。”
为来年备粮
实际上,在**线蔓延的“抢年潮”,并非泉州独有,几乎所有品牌都投身其中。
在市区一家百货商场,李宁专卖店的导购员精神劲十足。“现在各种传闻都说李宁这个品牌要不行了,但是一双鞋子,我们依然能卖到200元以上。”一个90后女导购员对此颇为自豪,她指着隔壁的品牌说,“定价很重要”,同样是打3折,有的却卖不过100元;如果这家店业绩好的话,春节过后她就有机会升职了,这便于以后跳槽到其他品牌。
因为打折力度很大,往日作为形象店的功能,已经逐渐向赢利店转变。这个年轻的导购员一点都不担心,降价促销会扰乱了市场,“就算是正常年份,也只有在新品上市的前20天,能够坚持住原价销售,然后就开始降价了”;现在店里更多的是去年甚至前年的库存,如果实在卖不掉,只能返厂处理,所以需要一笔费用,“能多卖掉,今年压力就小一点。”
根据各大运动品牌的订货数据,2013年上半年的订单,普遍出现20%到30%的降幅。“就是说今年上半年的收入,铁定要降低,把越多的库存带到春节后,对销售就越不利;节前卖得越多,节后淡季就越轻松,有流动资金。”一家上市公司零售督导经理如此分析。
一方面是积攒资金,一方面是减轻负担,这一场“备粮”战役,让各大品牌都格外的重视。“今年我们公司会转型,从专业体育向休闲服饰转变,因此现在的清库存,很关键。”一家运动品牌福建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是遗留下来的大量鞋子,需要处理变成现金;另一方面是大举进攻服饰领域存在很多变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推广和门店的转型,减掉库存的压力就等于是增强了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