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的行动至今还令河北省的皮革出口企业心有余悸,整体皮革行业出口受到很大的打击,一度出现出口受阻。长期以来,河北省裘皮服装对俄贸易采用“包机包税”方式直接在口岸报检出境。这场打击“灰色清关”的行动对在俄华商来说是一场噩梦。
事件回顾:俄关闭一只蚂蚁市场,何去何从成华商必须决断的命题
2009年6月29日,俄罗斯有关部门突然下令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大市场,未给商户预留处理货物、清理摊位的时间,导致大批在俄华商遭受很大经济损失,中国国内数千家关联出口企业也受到影响。2009年7月22日至25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由商务部、外交部、海关以及浙江、福建等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就此事件进行了交涉。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前5个月中俄贸易同比下降39%,出现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两国边境贸易下滑44%。此次关闭市场事件短期内无疑会令中俄贸易雪上加霜。尽管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安德烈·涅斯捷连科事后澄清,关闭大市场不针对外国商人,也不针对某一个民族。但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回应称,由于切尔基佐沃大市场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华商*为集中的市场,此举使得大批华商经营骤然中断,生计难以维持,确实给市场内的华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使数千家中国国内关联企业受到影响。
随着俄罗斯禁商令大限到来,何去何从已是必须决断的命题。
河北皮革裘皮企业受到重创
切尔基佐沃集装箱市场是俄罗斯*大的中国货市场,也是河北省辛集商户主要的皮衣商品集散基地,其中有辛集商户超过330家、1000多人,而这330家商户的出货量占了辛集皮衣产量的80%。这一事件使得辛集市皮草制衣企业遭受重创。大营皮草企业也是受难者之一。全镇156 0190 2607多家裘皮企业中有80%经营俄罗斯市场,不完全统计有10余万件服装被封,价值2亿元。
河北多措并举助力企业通关
为帮助企业尽快实现俄裘皮服装正常贸易,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稳外贸、保增长”这一目标,立足帮扶,积*探索监管新方法,谋求验放新模式,及时检验放行输俄裘皮服装1387批、货值1.756亿美元,其中裘皮主要加工出口地衡水地区对俄出口裘皮服装997批、1.266亿美元,占全省对俄出口总额的70%。
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通过举办裘皮制品出口企业培训班,就企业如何完成注册、出口报检、产品检验检疫,以及俄罗斯“白色通关”相关知识等,对企业进行培训,提高企业按照正常清关程序办理的信心。
二是采取边考核、边注册、边督促整改措施。**对10家中、大型裘皮制品出口企业实施了快速考核,在企业出口旺季,解决了企业出口资质难题。并逐步规范裘皮制品出口企业的报检、放行等行为,*终实现“产地检验,口岸查验”规范的检验放行模式。
三是主动与当地政府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将获得“临时注册”企业情况通报当地政府,双方共同督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共同抓“源头”和“风险源”,确保产品质量。
四是快速验放,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对在石家庄国际机场航空口岸通关的货物,实施产地检验、机场口岸快速核放的区域直通放行,提高货物通关效率。衡水检验检疫部门与机场检验检疫部门建立起裘皮制品出口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助推企业快捷通关。
名词解释:灰色清关
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缓解国内市场轻工业产品供应的紧张形势,政府不得不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市场大量进口便宜的日用消费品,但进口商品在俄海关通关环节面临清关手续烦琐、税率复杂等重重困难。
为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鼓励进口,俄罗斯海关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但是,此类清关公司在办理海关手续时,普遍采取逃避俄进口管理措施和税费的违规做法,且不向中方企业和商人提供真实合法的报关单证,这被称为“灰色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