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现有大大小小的鞋厂4500多家,从业者数十万人。据文献记载,南宋时期温州已出现手工制鞋匠。明代温州鞋还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宫,足见温州鞋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然而在改革开放刚开始那几年,温州鞋仍旧停留在用锤子、剪刀的手工制作上。绝大多数的温州产皮鞋因质量问题成为众矢之的。在156 0190 2607年杭州“火烧温州鞋”以后,温州鞋业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几年时间几乎销声匿迹。1990年时一个人的出现,竟然从此改变了温州鞋的历史。他就是现在康奈集团的董事长郑秀康。
郑秀康是1980年开始学做皮鞋并办起家庭鞋坊的,此前他在一家国企当分管技术的副厂长。他从1500元起步,到156 0190 2607年的时候,他的鸿盛皮鞋厂已有上百人,鞋子在上海等沿海地区销路不错。杭州武林门的那“一把火”让他的鞋也成了“另类”,受到“株连”。但这也使郑秀康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温州鞋要想重出江湖,不来一番大革命是不行的。
通过自我攻关,消化创新,康奈步步为“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在“火烧”的阴影还笼罩在温州上空的时候,郑秀康的康奈皮鞋在1993年的“中国十大鞋业大王”评选中一举夺魁。这像是一枚重磅炸弹*大地震撼了整个温州鞋业界。1994年,温州市
召开了“品牌兴业、质量立市”动员大会。市长称赞康奈为温州鞋“二次创业”打响了“**炮”。此后几年间,机械化制鞋一时间在温州掀起了一场风暴。
从一开始的模仿学习,到今天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应用于生产当中去,温州鞋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据了解,温州鞋企拥有实用型专利的已不在少数。很多上规模鞋企都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和消化创新,温州鞋企涌现了一批专利发明大户。
自1993年康奈获评首届“中国十大鞋业大王”之后,康奈十几年来共投入了1亿多元用于科研创新。每年都有好几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证书。从1996年发明出两种保健鞋底始,康奈在保健、增高、防水、防臭、抗菌等方面发明了近二十种鞋底和鞋垫,而且已全部应用到产品中去。这些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都深得消费者的欢迎。
温州雅浪鞋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不菲业绩。该公司开发生产的具有减振、除臭、磁疗等功能的健康鞋荣获了国际P.C.T.及15项国家专利,其工艺技术已开始向韩国、日本、印度等国输出。
同样在鞋类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不俗成绩的,还有温州奥古斯都鞋业的抗菌鞋,吉尔达鞋业的纳米空调鞋、香牌鞋业的香鞋、龙帝欧鞋业的生态鞋等。
随着中国加入WTO,加上近几年来接连不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倾销,温州一部分鞋业老板意识到再不调整经营思路,无异于坐以待毙。
目前,哈杉鞋业在欧洲、非洲、北美早已闯出一片天地。据哈杉老总王建平说,哈杉近几年累计在尼日利亚市场销售皮鞋200万双(包括在当地生产的),给尼日利亚当地政府创造了500多万美元利税并已在那里开了工厂。在进入尼日利亚市场后,哈杉又在美国成立了Hazan Shoes INC. USA公司,在洛杉矶郡南艾蒙特市拥有一处办公室和一个面积2.3万平方尺的仓库,在美国卖哈杉的鞋。2004年,哈杉开始在意大利展开收购国际品牌的战略行动。将WTLSONSPORT、MICHELANGELO、TATA等意大利一线品牌迅速纳入旗下,同时在收购过来的意大利威尔逊制鞋公司生产哈杉品牌的产品。
与哈杉不同的是,康奈走的是一条在国外开自己品牌专卖店之路。从2001年1月15日在法国巴黎开出**家康奈皮鞋专卖店至今,康奈店已在法国、美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全球20个国家开出了100多家品牌店,专销康奈中高档皮鞋、皮具等产品。单是意大利一个国家的9个城市就有康奈17家连锁店。2005年12月17日,康奈25周年厂庆期间,康奈还与法国商场经理德邦·菲利浦签署了合作宣言,今后几年,在他的帮助下,康奈自主品牌产品将走进200家欧盟中高档商场。据康奈海外发展部有关负责人说,康奈国外专卖店的鞋子售价均在60-100美元左右,高的达150美元。
另据了解,温州的红蜻蜓也在筹备收购一家欧洲**鞋企。东艺、吉尔达等鞋企也在寻求与国外同类企业合作。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