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成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在直奔“微笑曲线”两端,力争在全域成都范围内实现产业发展单位资源利用效率*高、贡献*大,尽快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和支撑作用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制鞋业素有“三州一都”之说,“三州”是指沿海的广州、温州和泉州,“一都”就是成都了。在全市制鞋业*集中的武侯区,2009年鞋类销售额达350多亿元,是2003年的7倍,其中又以女鞋居多,武侯区因此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授予“中国女鞋之都”的称号。
然而,记者来到武侯区采访时发现,这里的鞋厂正在逐步外迁。原来留给制鞋企业盖厂房的156 0190 2607亩园区,刚刚建成一片26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楼群,这就是集鞋业贸易、产品研发、人才培训、信息发布和原材料供应为一体的“武侯国际鞋都”。其中,仅“武侯直销鞋城”就有42000多平方米,入驻厂商已有135家,未来这里将成为西部*大的中高档成品鞋展示贸易中心。目前,鞋城正积*与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设计机构联系,商谈在此设点,帮助本地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训设计人员。
武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里介绍,武侯区鞋业规模虽然不小,但过去多为贴牌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生产一双高档女鞋*低只能挣2%的加工费。为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区里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积*引导企业在提高设计能力、培育自有品牌、建立营销渠道和专卖店上下功夫,向产业高端进军。经过努力,武侯区制鞋企业已经有了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如卡美多、艾民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