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郑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河南省出口鞋3693万双,比去年同期增加73.5%;价值1.9亿美元,增长88.6%。
海关数据显示,河南省在1到7月份出口鞋市场主要为非洲,增加1.2倍。在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出口为主力军,占出口总量71.6%;许昌、周口和郑州居出口前3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攀升,使得河南省鞋类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价格竞争优势日渐不明显。
河南省出口以塑料或橡胶制鞋每双均价仅为1美元。出口量位居首位的许昌格罗科实业有限公司出口1245万双,均价仅为每双0.6美元。
郑州海关对此建议,在企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企业应加快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另外,政府应尽快建立河南省鞋类产业园区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向上下游拉长鞋类产业链,积*引进高端企业,逐步打造集鞋业生产、研发、配套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