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伙上班生活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有时感觉自己特别容易疲劳,明明没有做什么事情,也没干多少工作,但就是很容易疲劳,就像是一个手机用电一样,刚打开手机打开微信,就发现已经需要充电了。
特别容易疲劳,一般考虑是睡眠不足、神经衰弱等原因导致的;还有可能是患有贫血、低血糖等疾病好转的时候,由于本身体质较为虚弱引起的。
但其实还有1个硬核原因,
那就是因为情绪严重透支。
如果1隔热当自己要做的事,感受不到任何价值和意义,还不被身边人所理解时,情绪就会失控,开始大量损耗。
生活中,
你是不是有过这些崩溃瞬间:
明明内心充满焦虑,
表面却要强装佛系。
即使晚上10点就睡,
白天却依旧困得要死。
有时想睡睡不着,
该起的时候又醒不了。
可能,你也试过各种看起来很牛x的精力、时间管理法,尝试通过列清单,进行按部就班的生活来缓解自己的疲惫。
但,可能一两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打破你的计划和心态,让你从干劲满满一下子变得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甚至患上严重的「拖延症」。
这并不是你意志力不坚定,
或者计划做得不够**导致的。
而是因为你的「情绪收支」严重失衡,支出远远超过了收入。
很多人碰到这种都会说,你睡一觉,睡一觉就好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身体的累睡一觉就过去了,而精神的累却没这么简单。
现在不是饥荒年代,物质条件并不荒芜,但人的精神压力却与日俱增,一个人的枯萎往往就是从精神开始凋谢的。
什么是情绪劳动?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有的高速收费员上一秒还在哭,下一秒收过路费马上可以微笑服务。
曾经有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劳动」,作者表示大部分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需要用到情绪劳动,这种行为本来是一种自我要求的职业素养,但现在已经变成社交中自发的交际行为。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会去压抑或者有所保留地表达情绪,压抑的部分越大需要动用到的情绪劳动就越大。
显而易见,如果人长期处于持续、高强度的情绪劳动就会游走在崩溃的边缘。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你好像什么都没做,但是这种高强度的情绪管理已经让你疲惫不堪。
在一些社会学家看来,疲劳是现代人“被自由所压倒的一种状态。但这种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我们被社会标准所束缚、规训,看似有自由选择,其实只纳入了一种被社会所认可的生活目标,在追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越来越为生活所累。
但这并不是说生活本身毫无魅力。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将生活简化成某种标准,越来越不忠于自己的内心,我们才会感到无尽的疲惫和倦怠。
那么,我们要怎样真正放松,回归一种“身心合一”的生活?
1. 要重新把控自己的生活节奏,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事件都由时间和地点组成,将自己的疲惫放在时间线中进行描述和分析,你会发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样有些事情只是诸多可能性中的一个。
即便是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将它们放在未来的时间轴上,也会显得渺小、细微。
2.练习正念,收获流动性的生活态度。祛除疲惫感,**需要体验生活,只活在此时此地,当你能够体会到生活中的细节,你的心灵便能够从烟火气中逐渐复苏。
正念的理念正在于此,它倡导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刻,都把全部的思维和注意力投入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来减少因为放不下过去和担忧未来造成的煎熬痛苦。
在对当下的全然体验中,我们是放松的、无评判的,我们扔掉了对事物的既有看法,只是将自己从“我”的视角跳脱出来,俯视经历的一切。
走在路上,我们可以不带观点的观察周围的事物,看一眼盛开的春花,遛狗散步的行人,再闻一闻春日傍晚空气中的味道。
当你只是将自己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挖掘出来,你会收获一种流动性的生活态度——原来痛苦和疲惫会离开;原来满足与幸福就在你对当下生活的体验中。
当然了,这种疲惫感还有可能是缺氧导致的,例如处在密闭的空间或缺氧的环境,导致脑供血不足缺氧,就会出现容易疲劳,要到室外比较开放的空间,多呼吸新鲜的氧气,缓解缺氧。建议采用1-4-2呼吸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0下。
如果是睡眠不充分或质量差:建议考虑房间温度,亮度,床的舒适度方面考虑,ps:成年人每天不应该少于6个小时。
如果是缺营养:**、可能是因为缺铁或月经量大,过多流失等,注意补充。全球有37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感觉全身乏力、疲惫。平常的时候要注意多吃菠菜、猪肝、黑木耳等铁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
第二、潜在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产生能量,人体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现象。第三、蛋白质摄入不足,必须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肉类、豆腐、酸奶、鸡蛋等优质的蛋白质。
如果是精神因素:可能是不喜欢当前的工作,压力太大,就很容易疲劳,严重时可以考虑休假或换一份工作,缓解焦虑。也可能是换有抑郁症,可以考虑咨询心理医生。
我们在过去都不认为心理问题是疾病,甚至觉得这种所谓的疲劳就是矫情,但事实却是,如果我们放任心理疾病的蔓延,那么到*后,我们必将会被这种疲劳感给吞噬。
正视疲劳感,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