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氨纶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装备及技术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氨纶生产企业(干法)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标体系。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GB 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 537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
HJ 82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 第33号公告)
3 术语和定义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氨纶
聚氨酯弹性纤维。由至少85%(质量分数)的聚氨基甲酸酯链段(—O—CO—NH—)构成。化学结构具有弹性和刚性链节重复基团交替排列的大分子。
3.3 氨纶行业
氨纶行业也称聚氨酯纤维制造行业,指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学纤维的活动的一类行业,本体系所指氨纶行业仅包括采用干法纺丝生产氨纶的工业产业。
3.4 干法纺丝
简称干纺。是将成纤聚合物溶于挥发性溶剂中,通过喷丝孔喷出细流,在热空气中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
3.5 PTMEG、MDI
PTMEG、MDI是氨纶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PTMEG指聚丁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MDI 指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3.6 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的简称,也是氨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溶剂和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3.7 浓缩废液
主要来源于精制工序所排放的含有高聚物、DMAc、乙酸等有机物的浓缩废液。
3.8 工业固废
在更换原液过滤器及喷丝板等作业时排放的废原液,凝固析出溶剂后,剩下的废固体胶块即为工艺废渣,主要含有高聚物、DMAc等有机物。
3.9 废气
主要源于纺丝甬道中DMAc蒸发后产生的气体和燃烧产生的气体,经一系列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
3.10 单位产品取水量
企业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单位产品需要从各种水源所取得的水量。工业生产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
3.1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企业在统计期内,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综合能耗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如蒸汽、电力等)和直接用于生产的能耗工质(如冷却水、压缩空气等)。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选取说明
本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 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定量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排”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定性指标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4.2 指标基准值及其说明
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基准值分为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和Ⅲ级基准值三个等级。其中Ⅰ级基准值代表国际**水平值,Ⅱ级基准值代表国内水平值,Ⅲ级基准值代表国内一般水平。
4.3 指标体系
合成纤维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
更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获取体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