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基本统计量、使用方法以及监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的土壤环境背景状况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22104 土壤质量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法
GB/T 22105.1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GB/T 22105.2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DZ/T 0279.3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3部分:钡、铍、铋等15个元素量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DZ/T 0279.21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21部分:氟量测定 离子选择电*法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491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0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HJ 737 土壤和沉积物 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66 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81 固体废物 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 784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873 土壤 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法
HJ 1021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土壤 soil
位于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物质层及其相关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体。[GB 15618-2018,定义3.1]
3.2
土壤环境背景含量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tent of soil
一定时间条件下,仅受地球化学过程和非点源输入影响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GB 36600-2018,定义3.6]
3.3
土壤环境背景值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values of soil
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统计值。通常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某一分位值表示。[GB 36600-2018,定义3.6]
3.4
土类 soil type
根据生物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等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以及剖面形态、土壤属性划分。
3.5
分位值 fractile
与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函数的某一概率相应的值。[GB 50068-2018,定义2.1.31]
4 土壤环境背景值
4.1 土壤环境背景含量基本统计量
赤红壤、红壤和黄壤 3 种典型土类的土壤环境背景含量基本统计量分别见表 1、表 2 和表 3,土类的空间分布见附录A 的图A.1。
表1赤红壤背景含量的基本统计量
单位为 mg/kg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顺序统计量 | 算术平均值 | 几何平均值 | ||||||||||
小值 | 5%值 | 10%值 | 25%值 | 中位值 | 75%值 | 90%值 | 95%值 | 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平均值 | 标准差 | ||
1 | 镉 | 0.005 | 0.005 | 0.020 | 0.030 | 0.045 | 0.070 | 0.090 | 0.120 | 0.310 | 0.053 | 0.039 | 0.041 | 2.218 |
2 | 汞 | 0.007 | 0.034 | 0.043 | 0.059 | 0.079 | 0.099 | 0.126 | 0.151 | 0.217 | 0.083 | 0.033 | 0.076 | 1.514 |
3 | 砷 | 0.13 | 1.27 | 1.53 | 2.16 | 3.57 | 8.79 | 23.9 | 55.1 | 202 | 11.2 | 23.5 | 4.77 | 3.08 |
4 | 铅 | 4.60 | 10.3 | 14.3 | 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