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次回国,分别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参观了几家有执照的临床服务实验室,多是提供二代测序为主的分子诊断服务公司,精准医疗的*前线。几乎都是符合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高档装修:标本接收、核酸提取、扩增、检测都有不同的房间,大玻璃窗可以从走道里面看进去,人流、物流分开等等。实验室除了装修高档,设备也都是**的,所有进去参观人员一定要更衣换鞋戴帽子。
其实,国内许多公司都集资上亿元,用几十万元雇来的人,在花几百万元装修好的实验室里,用几千万元买来的仪器做实验。进口试剂做一个病人标本成本上千元,收费几千元看上去很高,但大多数都“回馈”给了“渠道”,利润几乎没有。这就是国内实验室的现状。
每每问起来,实验室负责人的回答都是:“没办法,政府要求的。不达标,就没有证。”即便这样,还有很多公司拼命地往里挤。
我在美国也参观过许多实验室,比如克利夫兰诊所、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等**的医院实验室,加上我们自己的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Diatherix CLIA lab)。普遍感觉,国内的实验室硬件投入远远高于美国。在美国,花在员工身上的钱*多,其次是试剂、仪器、房屋装修。
其实,一个真正“出活”的实验室也很容易识别:一进门就一股实验室味道,人们都埋头做实验,钱都花在人员和试剂上,实验室看上去很乱、很挤、很旧。实验台的面积有限,走廊里放满了存标本的低温冰箱。讲座时满员、提问直接、讨论热烈。与科学家谈起实验结果时眼睛都能亮起来,咖啡机和PCR仪总是使用中。
回头想一想,分子诊断实验室的装备真的需要这么高端吗?为什么政府提出这么高的标准?这么高的硬件投入对谁有益?是为了服务病人吗?对创新有帮助吗?在我看来,我参观过的几家国内实验室至少都能在硬件上减去30%的不必要投入。
许多“海归”不明白回国后为什么不适应。其实很简单:在美国,仪器为你服务;在中国,你给机器打工。在美国,买仪器因为创新需要,也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是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拿得出手的硬件,人家压根就不把你当科学家,这可是一个生存的问题。
可我想问的是,这是一个人的生存问题?还是一个公司的生存问题?或者是其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