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将于25日聚首维也纳召开会议,外界普遍预计,这些“石油中枢”将把现有的减产协议实施时间延长至明年3月底。受此提振,国际油价近期显著上涨。
原本因库存高企而烦恼的原油多头在上周迎来一丝希望。转折来自沙特和俄罗斯的表态,双方都认为,应当将减产协议延长9个月至2018年3月。伊拉克、委内瑞拉及卡塔尔等国紧跟其后表示支持。
减产协议始于去年11月30日举行的欧佩克会议,各方决定将原油日产量减少120万桶,这是该组织2008年来首次决定减产。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则同意今年起将日产油量削减55.8万桶。
减产协议有望得到延长的消息提振*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的走势。上周,纽约及伦敦两地近月原油期货价格均大涨超过5%,而北京时间22日17时28分,NYMEX原油期货价格上扬0.72%,报每桶50.69美元,布伦特油价则在平盘附近波动。
尽管减产带来的利好令市场兴奋。不过,一些蛛丝马迹显示,原油多头仍然需要面对诸多“敌人”。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生产商。
欧佩克在本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指出,美国石油产量的持续增长对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构成压力,同时影响国际油价回暖。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的当周,美国钻探商增加8座活跃钻机,已经连续第18周增加,持续时间为有史以来第二长。总活跃钻机数则达到2015年4月以来*多。
除了美国,华尔街日报注意到,加拿大和巴西石油产量的上升,以及挪威产量的小幅增长尚未引起一些石油交易员的关注。根据该媒体针对5家石油研究机构和投资银行的一项调查,不包括美国和欧佩克牵头的24国联盟,排名前5位的产油国可能把日产量总共增加约30万桶。
路透社则发现,自欧佩克今年1月开始减产后,从休斯敦到新加坡等地区的石油交易商开始大量清空储油罐中的原油。然而,如今这些储油罐很多都出现了库存回升,或是库存下降速度慢于投资者和石油公司预期的情况。从亚洲的马六甲海峡,到北欧及墨西哥湾的港口,全球石油去库存化已经放慢甚至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