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无组织废气是指经过排气筒而进行无规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接属于无组织排放。同时在GB14554- 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点源的具体表现为在搬运物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等污染物。
线源的具体表现为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在沿途所排放的尾气或者让是卷带的扬尘等。
面源的具体表现是露天堆放的锅炉灰渣、砂土、煤炭。
为了提高对无组织排放污染的解决效率,需要采取环境监测中的布点监测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监测。
对无组织排放进行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无组织排放进行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的主要依据是《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1993)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且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中对环境监测中无组织排放布点的布点位置、布点数量以及监测频次等进行了相关规定,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 2000)则对其进行了相关补充。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布点数量、布点位置以及监测频次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 2000)的原则基本一致,而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1993)有所不同,做了相关补充。但实际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与《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 2000)略有不同。
前者的监测项目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颗粒物。而后者在上述四种监测项目之外还对其余污染物进行监测,其布点要求为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即可。通常在继续拟监测点的设置时,主要采取的原则是保证监测点位于下风向,周界外浓度*高点,无组织排放可以多样化,依据地形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而,难以对污染物的分布以及运动进行比较明确的描述以及判断。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颜色、嗅味、烟雾分布和地形等特点的分析,结合这些特点对污染物的分布状况以及运动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预计出可能的浓度*高点,并据此设置监控点。
关于环境监测中无组织排放布点问题的相关对策
1、依据实际监测环境正确的选择监测时段以及监测日期
(1)确定各种污染设施处于正常的排放状态,且无组织排放负荷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或者生产负荷在 75%以上,方可进行监测。
(2)选择具有适宜设置监测点的主导风向的时段,并保证在无组织排放源与被测点之间没有阻碍物,两者距离较近。
(3)分析无组织排放污染源所在地区的常年气象数据。通常选择具有微风、阳光辐射较小的中午进行监测。
2、不同情况下监测点以及参照点布设方式的选择对策
2.1 监测点设置设点位置是依据设置方法来确定的。在现代化施工现场设点,通常会将监测点控制在施工现场 10m 范围内,同时确保监测点处于排放源上风向或者下风向,并保证与排放源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2m~50m,将采口高度控制在 1.5m~15m。
2.2 参照点的设置在参照点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明确参照点的设置目的,即了解本底值的大小。因此,需要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时设置参照点的基本原则。参照点的设置应防止受到排放源的影响。通常参照点的设置以一个为*佳,且主要方位位于排放源的上风向,距离在 2m~50m 内。且污染物的本底值显著才具有设置参照点的意义。
2.3 在现代化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控制措施在现代化建筑施工现场中,设置统一围墙,高度 2.5m,墙面整洁规范,必须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围挡,保持外观严密、规整和洁净。未硬化的施工区域裸露地块必须绿化或覆盖;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也应加盖。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不能及时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必须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运送建筑散装物料、工程渣土严禁高空抛掷、扬撒。遇到风力较大时,应停止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综上所述,在环境保护以及污染物处理的过程中,对污染源的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目前环境污染中比较常见的无组织排放污染形式的猖獗,需要加强对无组织排放污染的监测,提高解决污染、保护环境的工作效率。
百检网具备环保部门认可资质,能提供一站式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