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责任论坛暨食品安全创新技术、示范项目发布”活动今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发言。中国经济网 张相成摄
由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网、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责任论坛暨食品安全创新技术、示范项目发布”活动6月30日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会上表示,从2008年到现在,政府和食品行业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 消费者认为问题仍然有很多,这是消费者诉求和现实情况的矛盾。
陈君石指出,解决矛盾的方向是加快农业生产和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保障。“形成共识,遵循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方向、评估、管理和交流,强调社会共治,就一定能够逐步解决这个矛盾,来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的需要。”
以下为发言全文:
陈君石:这个会议的主题共担责任,共创食安,前面所有的发言人都已经讲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讲到了,我只是想用我自己的看法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共担责任,共创食安。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这里面也包括消费者的担心,甚至于某种程度的重视。然而食品安全不是中国的特产,不是中国独有的,世界各国都有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每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特别是社会发展的阶段的不同,各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中国经过了三十年的奋斗,从食品短缺发粮票,发肉票,发展到现在的基本解决温饱,也就是说解决了基本小康,人们的生活在这二十年当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现在人们口袋里有了多余的钱,理直气壮的说要求要高质量、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品,这是无可非议的。我们不能说老百姓没有这个权利,他口袋里有了钱,当然要这么来要求。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中国究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特别是刚才孙总监在开始的时候就讲到,农业生产和食品生产业的产业结构,在处于相当落后的这样一个阶段,具体的说我们还有一亿多的农户都在分散生产我们直接使用的,以及用作食品生产加工原料的鸡鸭鱼肉蛋奶,都是对一亿多用户分散生产出来的,没有规模化谈不到标准,我们的食品生产加工业也是以小型的为主,尽管他们在市场的占有率不高,但是数量更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起码应该说是在所难免。
消费者的诉求是一个方面,它是有理由做这个诉求的。可我们实际现实的食品生产的状况,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今天的发言大家都能够体会到,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食品行业,我们假如画一条线,从2008年三聚氰氨时代到现在的话,我们的政府和食品行业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但是消费者并不领情,觉得问题仍然很多,甚至越来越多。为什么?有很多原因,但是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在我刚才说的,我们存在着消费者的诉求和我们现实情况的矛盾。这应该是现阶段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大特点,跟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大一样。那么我说这个矛盾的存在,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办法,尽管这个矛盾不是我们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但是不是不能解决的。我觉得方向是很清楚的,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生产和食品产业的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要逐步稳步的要推进,甚至要规模化。
同时我们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保障。这个是要说的共担责任,不管你是在食品产业链的哪个阶段,都要负起你应该负的责任,我们加起来就是共担责任,整个产业链因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责任人,当然从政府的部门的监管,它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做到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当然要做到这样,不是三五年,我前面讲到可以做到的。但是只要我们形成共识,我们遵循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方向,评估、管理和交流,我们强调社会共治,就一定能够逐步解决这个矛盾。来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的需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