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国家新闻办就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核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食药监总局宣布,原有133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中,82家获得通过,没有通过的有51家企业。而同期
6月3日,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次生产许可证审核与
为通过这一轮生产许可,配方奶粉企业投入共计34.4亿元,改造生产工艺、流程,清理产品的配方等。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表示:飞鹤共有六个厂通过审核,其中投入资金1亿元进行技术改造。
而质检总局注册通过的115家进口奶粉品牌,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大部分是原
宋亮表示:“过去提OEM,说是
奶粉高价时代终结?
5月30日,据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一司司长马纯良介绍,未通过生产许可的51家企业中,有23家企业申请延期审查,14家企业转为生产配方奶粉基粉,不再生产配方奶粉;有5家企业未获得生产许可证,而被淘汰,另有9家企业申请主动注销生产许可证。
他称,对于剩下的这些企业,包括以后新设立的企业要想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他们提出来申请,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食药监总局都还会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还会发放生产许可证。
不过,食药监总局没有披露未通过审核的企业名单。
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表示,为实现整个产业链条符合生产许可,“飞鹤投入上亿元资金,按照生产许可细则要求进行改造,包括增加检测设备、增加工艺、增加内控管理等”。
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巡视员毕玉安披露,这轮生产许可审查,配方奶粉企业投入共计34.4亿元,用来改造生产工艺、流程,清理产品的配方、包装和标签。据统计,企业共向省级食药部门报告了产品配方1584个。
另外,通过这轮生产许可审核整顿,国家相关部门也希望能将奶粉价格降下来。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表示,许多国外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欧洲的价格大多是9-15欧元,也就是说不到130元人民币,表明其成本不过百元,而这些产品在国内售价却高达两三百元,甚至达到470元。某些国内品牌的高端产品,价格和国外品牌的产品价格不相上下。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渠道费用偏高。
马纯良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销售费用大概要占到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价格的50%,甚至还要多一些。随着以后企业加大对销售的管理,价格会逐步的趋于和国际市场一致。
宋亮也表示,奶粉高价时代在终结。国产奶粉无论是飞鹤、贝因美、伊利都在扩大产能,而且扩大得太快。合生元在法国、伊利在新西兰、惠氏在苏州、雅培在嘉兴,都是10万吨的产量,一旦整个产能释放开,供需比会完全不同于目前状况。
“假洋鬼子”转正
在食药监总局公布国产奶粉企业生产许可审核结果的同时,质检总局也公布了对进口奶粉品牌的审核。
在115个进口品牌中,除了国内主流市场熟悉的外资品牌以及国内进口品牌外,大部分是那些以前的代工品牌以及国内贸易商注册的品牌。
宋亮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3年,国内市场销售的奶粉品牌划分占比为:OEM代工品牌占60%,国产品牌占15%,进口品牌为25%。而按照实际销售市场份额计算,国产品牌44%、进口品牌41%、OEM品牌占15%。
事实上,针对来自新西兰众多的代工品牌洗白,之前外界就曾质疑其身份,甚至以“假洋鬼子”来称呼。
宋亮表示,很多有实力的代工品牌,这次主要是通过将品牌低价卖给上游代工生产企业,然后成立贸易公司,双方合资,这样代工品牌洗白,贸易商华丽转身上岸,没有任何损失。而没有实力的贸易商及其拥有的品牌也就被淘汰出局。代工企业只保留了一些卖得好的品牌,一些小品牌也主动砍掉。
一奶粉行业人士表示,曾经有一个贸易商注册一个品牌,然后由善腾集团代工,这次进口奶粉注册审核前,以1元代价卖给善腾集团,将品牌变为善腾集团拥有,然后双方准备在中国合资成立贸易公司。不过,善腾集团很快被达能集团收购,贸易商之前的算盘也就落空,也就失去了以前拥有的品牌和继续傍善腾集团的机会。
飞鹤官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规淘汰的杂牌、代工等“假洋奶粉”,所占市场份额并不高,对国内奶粉产生的影响不大。通过这轮整顿,国产奶粉与外资奶粉的竞争将会更激烈。
宋亮表示,大批技术、工艺水平较差的进口品牌并未从根本上清理出去,而且通过认证,这些企业披上了纯进口的合理外衣。这些小规模、没有技术和品牌底蕴的OEM奶粉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