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心形彩虹 蛋糕”标“6寸”,实为6英寸。超然摄
温州网讯 前不久,市民朱小姐在悠享家的微信商城购买了一款标示为“6寸”的蛋糕,但收到后感觉明显“缩水”,商家解释为,行业内制作蛋糕多数是按国外的“英寸”为 标准。蛋糕的大小单位标准都是商家说了算吗?商家用“英寸”冒充“寸”是否构成侵权?为此,朱小姐向鹿城区消保委进行了 投诉。
消费者
蛋糕直径从19.98厘米“缩水”成15.24厘米
“买的时候看到标注的是中文的‘寸’,怎么到手后就变‘英寸’了,这太不合理。”朱小姐看着从网上购买的所谓的“6寸木糠蛋糕”,总感觉自己上当了。如果这个蛋糕标注的尺寸为6寸,实际却以6英寸制作的话,那么这个蛋糕直径就由19.98厘米“缩水”成了15.24厘米,肉眼还是能发现蛋糕明显小了一圈。
朱小姐好奇的是,既然蛋糕实际计量单位是“英寸”,为什么商家要标注“寸”?其他食品大多有严格的制作标准,比如含量、重量,但蛋糕好像都不会特别标明,如果其他消费者买了标着“8寸”、“10寸”甚至更大的蛋糕,不是无形中“损失”更大吗?
市场
蛋糕计量单位五花八门
市面上的蛋糕究竟用什么标准计量的?记者昨天走访了市区多家蛋糕店发现,大多数面包店或西点房,蛋糕的大小都以“寸”来标示,多数消费者会认为这表示“市寸”,实际上商家是以“英寸”为标准进行生产。
“这几乎是蛋糕烘焙业默认的 潜规则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蛋糕是从西方引进的,外国人在出售蛋糕时大多用英寸来划分规格,生日蛋糕“本土化”以后,为便于理解,所以一般用“寸”向顾客介绍。
在悠享家时代店,记者发现一款“心形彩虹蛋糕”的标示为“6寸”,便询问店员这里的“寸”是否指“英寸”,店员表示“应该是的”。但当记者追问“寸”和“英寸”的区别时,店员也无法分辨和解释。
即使是同一品牌,门店内的蛋糕标签也有不同。记者在“爱茜茜里”蛋糕店看到,一款名为“小瓢虫”的冰淇淋蛋糕仅用了“760g”作为计量标示,另一款“绿野仙踪”则既标示“6英寸”又标示“600g”。
*近在微信上卖得很火的千层盒子蛋糕,则用“毫升”作为计量单位。
消保委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6寸、10英寸、400g、750ml……面对如此多的蛋糕计量单位,消费者不免会挑花了眼,那是否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英寸”冒充“寸”,蛋糕店的这种做法是否合法?
“蛋糕直径、高度、密度甚至装饰用的奶油打发程度和馅料,都会影响蛋糕实际质量和大小。”据我市烘焙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对于蛋糕制作和出售,国家目前只有质量和重量的相应规定,而在尺寸问题上到底以“寸”还是“英寸”为衡量标准,尚未作出统一规定。
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蛋糕店用“英寸”冒充“寸”的这一做法,目前我国还未有明确规定用来维权,商家在出售此类易引发误解的商品时,应提前进行告知并做出更规范的标示。在此,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定制蛋糕时应跟商家确认好尺寸,*好通过实物模型进行确认,并在购买票据上标明。
*后经协商,商家全额退还了朱小姐购买蛋糕的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