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食安办确定成都市为第二批国家 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作为全国第二批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制定了完善的组织 管理体系、 监督执法坚决有力、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应急管理有序高效、实现社会共建共治五个方面的创建任务,旨在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群众及社会各界总体满意度在70%以上。
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所占权重不低于3% 问题食品****召回
据了解,成都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申报评价周期为2年。成都市各区(市县政府(含高新区管委会、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委会是辖区创建活动的主体,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创建活动。如果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区(市县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将受到处罚。
根据《方案》,食品安全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食品安全工作所占权重不低于3%,并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同时,成都市将继续全面推行有奖举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24小时不间断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核查回复率****。如发现问题食品,必将****召回。
夯实食药监管网底 基层执法人员培训不少于40小时/年
据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人员介绍,成都市将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除在乡镇(街道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配齐配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同时,还将按标准化要求配备监管队伍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快速检测、执法取证、应急处置、通信交通等执法装备、设施,并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每人每年参加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
加大财政投入 食安日常监管经费投入每年不低于人均3元/人
根据《方案》,成都市将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满足当地实际需要(不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常住人口计算,日常监管专项经费投入每年不低于人均3元/人,食品检验经费应基本满足4份/千人的要求,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此外,将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今后食品安全检测室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将会很常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更加科学。成都市将有效整合县级检验检测资源,县级行政区域均设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
坚持重典治乱 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及时发布“黑名单”
在执法监管方面,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及时发现问题食品;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测信息通报、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报告和处置机制;建立食品及食品原料规模化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发展”,综合治理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小摊贩;建立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得到规范处置。严厉打击非法收运处理餐厨废弃物、非法制售“地沟油”等行为,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
同时,还将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督促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鼓励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升级 大力培育食品品牌
成都市将进一步落实国家食品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食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培育食品品牌,发挥其质量管理的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方案》,成都市将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逐步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同时,提高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可控性,发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加盟连锁、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模式,促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经营业态多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推动各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近几年,成都已经推行蔬菜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通过几年时间的探索,成都市农产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根据《方案》,成都市将在前期的努力下,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加强食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实现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质量有效追溯。届时,消费者通过一个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就能找到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的“前世今生”。
为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方案》还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保证食品安全投入,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场地环境、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流程布局、从业人员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管理、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经营记录、出厂检验、产品追溯召回、员工健康、培训教育等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和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因未履行相应义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连带责任。参加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服务单位不低于持证单位数的90%,参加量化分级评定单位的公示率达****。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推行良好生产规范,80%以上达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ISO22000:2005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