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全家人围在一起吃 火锅、涮 肉丸成为一种享受。但是,*近不少泰安市民发现,从超市购买的一些 牛肉丸、虾丸、 鱼丸的外 包装上, 配料一栏却写着 鸡肉、 猪肉等。近日,记者走访泰安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牛肉丸价格低廉
在东岳大街一家超市,“撒尿牛肉丸”“清真牛肉丸”“手打牛肉丸”……五花八门的各种散装涮锅肉丸都在做特价促销,速冻肉丸类食品也以不同的口味和包装形式,吸引着市民的眼球。但记者发现,有些品牌不论是蟹肉棒、撒尿牛丸还是鱼丸都是一个价,每斤在8元至12元左右,吸引了不少顾客。
超市的新鲜牛肉一斤则要四五十元左右,而在农贸市场上,牛肉每斤也要30元左右,牛肉丸的价钱竟不到鲜牛肉的一半。一位在超市选购肉丸的顾客表示,看着超市在促销,觉得便宜就买了,很少注意肉丸的配料和成分,而且一些散装的肉丸也无从查找成分说明。
“这是牛肉做的吗?怎么这么便宜?”看到记者对肉丸的肉含量提出质疑。超市促销员也直言不讳:“现在在搞促销,所以便宜,当然这个也不是纯牛肉做的,只是含有一定量的牛肉。”她说,肉丸里加了淀粉和其他添加剂,但肉丸中肉的含量占多少,并不太清楚。
肉丸成分存猫腻
在泰安市多家超市,各种肉丸的原材料五花八门,其中有些牛肉丸的原料根本不是牛肉,就算是牛肉,含量也*低。
在仔细查看了一款牛肉味的肉丸原料配方后,记者发现该商品的外包装配料表上,主要成分却是鸡肉,还有不知具体含量的牛肉、鸭肉,其余还有水、淀粉、大豆拉丝蛋白、酿造酱油、白砂糖、三聚磷酸钠等10余种食品添加剂。该品牌导购解释称,自己卖的是牛肉味的丸子,所以牛肉含量非常少,主要是鸡肉,牛肉只是一种味道。
泰安某超市有5种牛肉丸,仅从外观上根本无法分辨其是否含有牛肉,只有3种撒尿牛肉丸配料上有牛肉、猪肉、鸡肉等,而其他2种牛肉丸的配料上则没有牛肉,仅有猪肉、鸡肉。
据知情人士介绍,市场上的肉丸大多使用香料和淀粉,此外加入一些添加剂后,可以让丸子更加有弹力,而且耐煮。使用添加剂制作的丸子,煮过后闻起来很香,吃起来又筋道,但吃不到肉丝或肉筋。而正宗的肉丸子,鲜味儿反而比较淡,丸子的外表可以看到肉的纤维,有时还有肉筋。
标准存差异,企业钻空子
据食品行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只能检测牛肉丸中是否含有牛肉成分,但无法检测含有多少,这导致市面上的牛肉丸标注成分五花八门。
据了解,现行的肉丸国家标准有两个。一个是2012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SB/T10610—2011《肉丸》。其中规定,含肉量在45%以上才可冠名为“肉丸”。另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提出的SB/T10379—2012《速冻调制食品》。其中规定,肉糜类制品主料为猪肉、鸡肉的,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要大于等于10%,主料为牛肉、羊肉的,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要大于等于8%,其他主料肉糜类制品,主料占产品净质量比例也要大于等于8%。
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标准的差异,才导致各种牛肉丸等肉制品含量差别如此悬殊。据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面上的牛肉丸主要依据《速冻调制食品》标准中牛肉、羊肉丸肉含量大于8%的规定,只要是正规厂家出品、条码合格、检验检疫合格,标明配料成分,在目前的法律中并不算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