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酱猪蹄,发条微信送到家
“微信私房菜”越来越火,食品质量成小伙伴们*大担心
部门表示经营网络订餐需实名登记,但监管难度大
“微信私房菜”日渐走俏。只要在微信上下单,美食就能送到家门口,味道也不赖,不少懒得做饭的年轻人对这种服务很感兴趣。
牛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市区,部分 家庭作坊式 熟食卖家的客户渠道就是“微信朋友圈”。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线上下单、线下送饭”的方式,或许是未来 餐饮发展的一种潮流方向,但其火爆的背后也潜藏着无证经营、 食品安全、售后维权等隐患。
微信朋友圈里卖私房菜,卖者只要能做上某一道拿手菜,有微信号,有自己的微信好友圈,便可通过网络向外发布自己的菜品。若有人预订,微信付款后,卖者直接在自家厨房就能搞定,然后通过外卖送出,就能赚钱。这一方便的订餐方式颇受年轻人欢迎。“我们喜欢私厨定制的模式,即有私人定制的‘高贵感’,价格又不贵。”九零后小郑上班不久,已在微信订餐四五次,她感觉相对于实体店上线的餐饮,私厨更加高大上,更家庭化、个性化。
80后李静可谓朋友圈、同事圈的“美食雷达”,哪里有好吃的,她随时做好为大家推荐的准备。在她的微信圈里,从卖土鸡蛋的、卖蛋糕的、新鲜水果的,到黄焖鸡、炒螃蟹、小猪蹄等私房菜,应有尽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中午带饭,还不如私厨方便,而且还不贵。”李静说,自己很看好私厨这种餐饮新模式的未来,至于卫生、食品安全,她认为私房菜多是朋友推荐的,信任度较高,所以不太担心。
私房菜微信号好友上千
晨曦是一名80后小伙,自称属于吃货一族,从小喜爱厨艺,且能做一手很赞的美食。“只要家中聚会,都是我下厨,比如辣鸡脖、海鲜、辣花蛤等,大家尝了都说味道不错。”晨曦说,看到自己做的食物如此受欢迎,他便想到“在微信上做这件事”,通过朋友口口相传,销售私房菜。记者也正是因为吃过他的微信私房菜而认识了他。
今年年初,晨曦**次在朋友圈挂出了自家私房菜的照片和价格,通过几位品尝过的好朋友积*转发,晨曦赢得**笔订单。由于口味独特,加上有制作过程的照片、送货上门服务等,晨曦的私房菜很受欢迎,订购的人“停不下来”,现在,他的微信圈好友已近千名。
正是因为微信朋友圈中图文并茂的“口口相传”,微信私房菜传播速度很快。
记者了解到,和晨曦一样,目前在邢台有很多销售水果、甜点等食品的微信食品卖家,很多都是创业者。
从记者整理以及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来看,今年4月份以来,邢台才开始大量兴起这种无实体店,直接在线上下单的微信私房菜、微信美食,短短几个月发展壮大的达十几家。期间,因投资少、成本低,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数不胜数,半路夭折的年轻卖家更是遍地都是。“试试呗,反正不需要啥投资,有人预定就做!”小张就是其中一员,但他仅经营了三天,接了15笔订单,便因人手安排不当,不得不停了下来。
私厨制作 质量把关靠“良心”
朋友圈里的微信私房菜直播制作过程,图片精美,令人垂涎欲滴,加上好友推荐,很多吃货忍不住试一试,但吃的同时,他们也有担心。
“我经常在朋友圈定制菜品,不过对于不太熟的卖家,我也担心食物里有不良添加剂,或者使用不好的食材。”经常在微信上订购食品的上班族刘女士表示,因为微信私房菜多是卖家自己在家制作,质量安全没人监管,只靠卖家自觉,订单多了,规模壮大了,就可能存在问题。
正是因制作没有标准化,规模扩张较快,同一卖家的食品就可能存在差异。“有的**次觉得好吃,但第二次就没那么好了。”刘女士说,她从同一卖家那里买的秘制酱猪脚,第二次就没**次烂糊。
对此,不少私房菜商家表示,因为下单率高,逐渐开始从私家厨房发展到雇人制作,口味也只能尽量保持原有风味。
安全隐患多 吃货需留意
日前,一些外卖平台被曝光其加盟的外卖经营商环境差,卫生堪忧。而在10月1日,新《 食品安全法》出台,正式将网络订餐平台纳入监管范围,要求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
那么,微信私房菜的隐患都有哪些?消费者又该如何规避?记者就此采访了市食药监局餐饮科。该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对入网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要求登记经营者都要具有完备的营业执照、卫生合格证等合法手续,以保障消费安全,但现状是,微信个人经营监管难度很大。
“个人微信经营餐饮,经营流程简单,手机注册号、发个朋友圈就行,这里面经营的产品消费者无法了解其真正的制作过程,人员素质也无法确定,都存在安全隐患。”该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出现问题,后期维权也很难,所以在监管部门规范市场之前,不建议市民通过微信朋友圈订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