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首都之窗公布《北京市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针对生活用品、食品药品等产品构建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婴幼儿配方
奶粉等重点高风险食品可追溯体系,探索对质量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制度。
此计划实施范围为北京市,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监管都在加强,北京此举有望迎来连锁反应。
对于监管方此举,江西人之初集团企宣部总监黄忠平表示,有良心的商家势必欢迎更为严苛的监管措施。“当前,乳制品行业监管非常严格,是一种”变态严“的监管,” 接受央广网财经记者采访时,黄忠平表示,“但包括人之初集团在内的国内奶粉生产商纷纷表示欢迎更为严苛的生产标准。严,是好的,行业主流声音仍是欢迎更为严苛的监管。”
专家称产品质量追溯并不能解决食品安全难题
首都之窗5日公布的《北京市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意见2015年行动计划》,明确表示要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高风险食品行业建立追溯体系。但对此举会产生的监管效果,“决不”食品安全工程发起人王义昌并不看好。“目前,太多人指望通过产品追溯一举解决食品安全关键问题,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幻想。”王义昌这样告诉央广网财经记者。
1997年11月7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产品标识标注管理规定》中,对产品生产者的名称和生产地做了强制性规定;1998年7月2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本质上,这两种方式就是产品追溯,”王义昌告诉记者,“但从两项规定施行的十几年实践表明,此举并不能破解 中国食品安全难题。”
布局欧洲牧场 国产品牌抢占优质奶源基地
接受央广网财经记者采访时,黄忠平表示,国内合格奶源不多,无疑是给中国奶粉行业,尤其是 婴幼儿奶粉行业敲响警钟,“国内的几大奶粉厂商都是在国外承包放养式的牧场,国外 养殖 奶牛时,会将它们当做人去看待,吃、住、音乐,用*大的努力保障奶源。”
今年三月份,欧盟国家奶源对中国放开后,爱尔兰、法国等地纯生态奶牛养殖厂盯紧中国市场。“今年以来,不断有欧盟公司来中国考察企业质量,生产以及检验不合格的厂家肯定不会赢得他们的青睐,”黄忠平告诉记者。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一是安全,二是价格,三是信任。”王义昌表示,“要破解中国食品安全难题,必须让消费者能鉴别,让好商家能赚钱,让社会公众能监督,让信任能实现。”
能重塑消费者信心的只有产品质量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持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透支了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信心。
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明文限制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包装要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奶粉行业的平均毛利在20%-30%左右,他预计奶粉价格未来仍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充分的竞争将使婴幼儿奶粉*终成为一个微利行业。
包装精简后的洋品牌纷纷下调产品价格,而此举让婴幼儿奶粉国产品牌处境更为尴尬。在价格不再具备竞争力后,如何重塑消费者对于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的信心成为国产品牌的当务之急。
“面对来者不善的洋品牌,国产品牌要加强自我修改,抓好产品质量”,黄忠平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信心,国产品牌要不断宣传自身优势,要敢于跟洋品牌比较。*终赢得消费者信赖的肯定是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