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遭遇国际制裁,不少企业一轰而上,但
通过强制性认证和注册仍然是前提
我国肉类产品对俄出口几经变化,多种因素抑制了对俄出口的进一步扩大,除了俄罗斯经济上的原因外,还有我国的疫区管理以及部分劣质肉让俄罗斯市场对我国产品失去信心等因素。但*重要的一点是,1993年1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对大部分商品实行安全认证制度,并且加强了进口商品的强制性认证管理。按照俄罗斯联邦法令规定,“肉类和食用肉类副产品”都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
俄罗斯海关公布,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的商品,必须经过强制性认证才能进入俄罗斯,在国内一视同仁,商品如果属于强制性认证范围,不论是在俄罗斯生产的,还是进口的,没有合格证书的产品不能上市销售。如果按照俄罗斯法律属于由卫生部门发放证书的,仅办理罗斯联邦标准化计量委员会的合格证还不够,像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还必须办理俄罗斯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证书,必须有卫生证才能出售。同时对商品标签也有明确要求,自1997年5月1日起,禁止在俄罗斯境内销售无俄文说明的进口食品。
虽然俄罗斯自1993年即要求实施强制性认证,但当初我国肉类出口企业对俄罗斯国内认证制度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肉类加工企业没有经过认证,盲目生产,出口时未能获得俄罗斯官方认可的卫生证书,到达俄罗斯后其肉类产品全部作为三级原料肉处理,价格相当低。所以,这就要求我国肉类加工企业一定要先向俄罗斯提出卫生注册申请,经过俄官方考核认可获得注册许可证后才真正取得了出口俄罗斯的通行证。
1995年6月16日至23日,俄罗斯联邦农业食品部兽医代表团一行4人来华,了解我国对俄罗斯出口肉类的检疫管理情况,并对向俄罗斯出口肉类加工企业进行考核认证,结果共有55家肉类加工企业获得向俄提供肉类的资格。1996年4月,又有88家肉类加工企业获得考核验收。为方便国内企业办理俄罗斯标准认证,扩大出口,国家经贸委屠宰技术鉴定中心与俄罗斯标准计量委员会进行协商,由国家经贸委屠宰技术鉴定中心代表俄标委会在中国开展俄标准认证和卫生认证,这是俄罗斯标委会在中国首次设立代表处,这样使国内出口企业以方便、快捷、较少的费用即可获取认证证书。
由于体制改革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原来获得对俄罗斯出口肉类资格的企业,有许多已改制或转产而不复存在。为此,2002年5月至6月,俄罗斯兽医检查团再次来华,对原认可的企业进行复查确认,并对新提出注册的企业进行考核。
破解农兽药残留和集团化养殖是根本
获得俄罗斯卫生注册证书并不能说明我国肉类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俄罗斯市场了,还必须随时了解俄罗斯对进口肉类产品的卫生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俄罗斯对进口冻肉类产品的卫生要求*严,*主要的是无特定疫情和抗生素残留:因为特定疫情问题是我国猪肉出口难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猪病多发,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同时我国养猪业还处在粗放式阶段。
此外,抗生素残留超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俄罗斯对农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项目的大幅增加以及限量提高,微生物指标如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除了上述卫生要求外,对动物的健康要求、冻肉的加工质量和贮藏时间、包装材料及相关标识等也作了明确规定。出口猪肉的运输工具必须是火车或轮船,并且是以机械制冷,须将运输工具打上生产厂的铅封,同时还须由俄方检疫官逐批检疫并监装。
我国要进一步开拓俄罗斯肉类市场,必须要从育、养、运、加、储等各个环节全面提高肉类质量。要获得对俄出口资格,必须是集团化饲养的猪,也就是必须是产业链集团企业,像单纯只做屠宰的企业很难获得出口资格,也就是说中小猪场饲养的猪,很难走出**。
我国猪肉要想出口俄罗斯,必须达到该国进口标准。养猪全产业链模式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从饲料搭配到养猪环节过程控制,再到屠宰加工,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全产业链养猪集团的优势是通过过程控制,推行“公司+农户”、“五统一”模式,不仅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而更多是对养殖环节实现了过程控制。
总之,目前我国肉类产品出口俄罗斯的前景还是被看好的。由于俄罗斯肉食工业严重滑坡,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包括肉制品原料、罐头在内的肉制品还需要大量进口。特别是由于欧洲的疯牛病以及去年以来美国、欧盟等对俄罗斯的制裁,致使俄罗斯暂停从上述国家进口食品,给我国肉类出口俄罗斯带来了商机。所以,我国肉类加工企业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生产出安全卫生且符合俄罗斯要求的产品,使其稳步进入俄罗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