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有机农产品市场乱象:假冒多区分难认证乱

百检网 2021-11-15

    假冒多、区分难、认证乱

    --当前部分地区有机农产品市场乱象扫描

    新华网南昌12月16日电  假冒多、区分难、认证乱,消费风险高,影响我国有机农业发展。

    在贵州省贵阳市盐务街的一家大型超市粮油区,促销员告诉记者:“标签上标有‘有机’字样的,就是有机产品。”在江西南昌一家大型超市里,一款被销售人员称为有机农产品的百合粉,包装上印有某地有机食品行业协会监制标识,取代了本应有的国家有机产品标志。

    记者发现,网上打着有机食品的产品不少,但能够提供验证证明的寥寥。在某知名电商网站上,记者输入“有机农产品”几个字,出现2000多个结果;随机打开一些产品页面,能够提供有效有机认证证明的很少。

    一家生产有机大米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上“有机”产品不少在炒概念,抬高价格。

    消费者的认知也影响着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多数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评价都以外观、口感为标准,缺乏鉴别知识。一些消费者表示,由于无法断定真伪,担心“花了冤枉钱”而放弃购买。

    目前国内有机食品认证也存在重认证、轻监管的现象,对认证机构的认证服务和结果缺少必要的评估和管理,造成有机认证机构执法不严和收费不合理现象。

    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万文根告诉记者,目前全国20多家机构有认证资格,不同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对标准的执行有宽有严。此外,认证机构更多的是对认证过程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监管由于“多龙治水”,难免出现部分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不达标的现象。

    记者了解到,对同一个有机产品项目,不同认证机构收费标准不一:上规模的认证机构投入力量较大,要求严格,收费也相对较高,可达两三万元。而不规范的认证机构基于生存压力,几千元钱就可以搞定,“认证”变成了“卖证”。

    “2012年国家对有机产品认证市场进行整顿,淘汰了几家不规范的认证机构。但基于生存压力,不排除仍有机构存在劣质认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主任王华飞说,国家虽有统一的有机产品标准,但标准尺度由人掌握,*后的认证结果也会不同。

    针对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必须通过统一的严格标准,对进入市场的有机农产品加强监管,以培育市场信心,扩大市场需求;同时使有机农业能够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实现良性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建议,要规范有机产品认证市场,加强国家认监委等相关部门对认证机构的监管;采取市场退出机制,强化认证机构的权威性;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降低认证的成本和费用。(记者郭远明、秦宏、林晖、杨洪涛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