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康殷 发自香港
重新检讨“地沟油”鉴定标准
港府计划立法专门规管食用油安全,不过目前还没有特定的科学方法检测和鉴别用“地沟油”制造的食用油。
香港消委会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指出,针对用地沟油、回收油、厨余废油等制造的食用油,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检测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及金属杂质等含量的方法以确定食用油质素。
目前香港食安中心以每公斤食用油含10微克苯并[a]芘作为行动标准。然而,欧盟所制定的每公斤食用油含2微克苯并[a]芘的上限比香港严格。消委会建议政府参考国际间的*新发展,检讨现时采用的行动标准是否足以充分保障公众健康。
对此,出席会议的食物及卫生局(食卫局局长高永文表示,食用油标准并非以重复使用多少次来衡量,政府会参考国际标准,再加上专家意见,再咨询公众意见并提交立法会讨论。他表示,不排除未来食用油成本会上升。
食物安全专员谭丽芬表示,食用油可重复使用的次数,要视乎油的种类、煮食温度等。有饮食业代表则指,目前主要靠厨师经验及目测,一般食用油转黑前就要更换。
加强监管食用油回收和进出口
除需重新检讨地沟油的鉴定标准外,本次事件还曝光香港废食用油回收监管不足。台湾强冠事件中,香港金宝运有限公司(下称“金宝运”从香港一家油脂生产商有升公司购入猪油产品,再供应强冠公司。
食安中心调查发现,有升公司售予金宝运的单据列明,出售的油品为饲料用猪油,但金宝运售予强冠公司的猪油产品,单据上则列为可用作人造牛油、起酥油和炒菜油等适宜供人食用的用途。由于事件可能涉及诈骗,食安中心其后将个案转交警方跟进,警方在9月12日拘捕3名涉案人士,其涉嫌串谋行骗。
金宝运是食用油进出口商,而有升公司是香港本地的废食用油回收商,事件中凸显监管不足。有立法会议员质疑,港府难以核实进出口商的资质认证的可靠性,忧虑会弄虚作假及出现假文书。
饮食业联合总会成员梁驱腾建议,政府应加强规管本地废食用油并制定回收商发牌制度,以便规管和监察废食用油流向,避免废食用油重回食物链。此外,也可协助业界识别合法废食用油回收商,只要根据政府认可的回收商资料,便能选择合法及认可的回收商。
梁驱腾表示,香港已登记持牌食肆有15760间,超过14000间为中小餐饮企业,而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政府规管废食用油回收,其中将牵涉登记政策、废食用油回收机制和系统等。故必须考虑中小企业资源严重不足的实情,政府应扮演主要角色跟进及监察废食用油回收系统,而业界则予以配合。
[影响]
香港餐饮业大受打击
加强规管挽回市民信心
高永文透露,食卫局计划要求食用油进口商需取得来源地的官方认证及文件,以确保食用油质量。高永文承认,建立食用油官方认证制度并非简单的事情,涉及出口及进口双边谈判,过程中双方可派员考察及进行各层面抽查。
高永文认为,未来政府必须全面规管食用油制作及原材料,这将有助于重建市民信心。环保署已经与业界沟通,以建立食用油认证制度,而食环署亦会在食肆续牌时加入新条款,规管食用油问题。
对于港府先后六次公布共588间香港商户曾使用台湾强冠猪油产品,有议员认为,香港饮食界在事件中大受打击,政府必须考虑如何重建市民光顾食肆的信心。
出席会议的金发粉面厂代表林嘉俊认为,赞成政府公布受影响的商号名单,但需有更多跟进行动。在公布名单之余,也要同时表明已联络回收商、问题食用油已回收等资料。
高永文指出,政府公布涉及强冠地沟油事件的香港零售商及食肆名单,是经过多重考虑,如回应社会及立法会议员的诉求,以及让回收过程更有效率。他指出,由于强冠问题油在香港经过重新包装,有商户在公布名单前并不知道自己曾使用受影响油品。高永文同意与业界合作,加强市民对饮食界的信心。他强调,香港市面目前已经没有强冠相关的猪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