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中国种植姜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人便花不菲的价钱从中国买进生姜制药;《论语》中有"不撤姜食"的记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食姜已很普遍。而今,山东省莱芜市作为中国主要的生姜产地和出口基地,其产品已经遍布全球。
莱芜生姜以质量赢得海内外市场
来自莱芜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姜出口44.8万吨,其中13.8万吨来自莱芜市,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0.8%.生姜产品畅销欧美日韩等86个国家和地区。
莱芜市农业局局长陶务瑞说:"莱芜市有深厚的土层,微酸、富含钾,有机质丰富而通透性*好的壤土,适合种植大姜。"
陶务瑞介绍,莱芜独特的土壤环境所产的生姜,所含的粗纤维素、挥发油、维生素及硒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姜品种。
"莱芜海拔高,为贮存生姜提供了条件。这里的地窖可以到七、八米深,生姜在这样的地窖里储存3到5年也不会变坏。""陶务瑞说。
近几年,莱芜市生姜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覆盖820多个村。
莱芜市农业局副局长谢天目说,生姜种植面积不是固定的,会因为市场行情发生变化。
2011和2012年,生姜的价格持续低迷,*低的收购价到了0.4元每斤。受市场行情的影响,2013年,莱芜市的生姜种植面积减少了20%.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今天,相比种植面积,莱芜市更专注生姜的质量和产量。
莱芜副市长郑金启说:"莱芜市生姜大部分出口,保证质量和食用安全是*关键的,不然出口过不了关。"
据谢天目介绍,莱芜市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自属大姜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进行合作。
谢天目说,企业自属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有利于通过规范管理来保证生姜的质量。
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建成了2000亩的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并与1600户姜农签了收购合同。
"通过这种方式(发展自属种植基地和与农户签收购合同,我们可以保证生姜的品质。"莱芜东兴源副总经理王波说。
王波说,在种植基地上实行同时育种、施肥、喷洒农药、收购、加工的全过程的控制,产品实现从种植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
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企业赢得了国际认证。目前,莱芜市有6家企业通过了欧盟GAP认证,60家企业通过亚洲食品卫生安全控制(HACCP认证。有的企业还取得了犹太洁食认证、BRC(英国零售商协会认证及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
靠科技拉长产业链条
陶务瑞说,莱芜生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莱芜聚集了生姜种植及新产品加工的*强科技力量,可以为生姜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陶务瑞说。
据了解,莱芜成立了***生姜试验站、山东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12家科技机构,有50多家企业设立了以生姜研究开发为主的实验室,与35家省级以上农业教学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先后承担了37项省部级生姜科研项目,获得了100余项国家专利和12项创新技术成果。
陶务瑞以生姜*厉害的疾病姜瘟病为例介绍说,莱芜市的姜瘟病综合防治技术能够将姜瘟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内。
每年,当地政府都会组织农业专家对农户在预防病虫害、农药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
"我每年都参加技术培训,掌握了种植技术和农药使用规范,所有我种的姜从来不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莱芜市下古村42岁的村民高玉波说。"我种植的姜在这里产量是*高的。"
高玉波将他的4亩地全部用来种姜。2013年,这四亩姜为他收获10万元。他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当地的"生姜种植大王".
为研发优质抗病种源,莱芜建立了国内品种*多、规模*大的生姜种质资源库。莱芜市农科院副院长刘振伟说,目前,莱芜市生姜基因库里有90份国内外生姜品种基因。
高新技术促进企业研发附加值高的大姜深加工产品。目前莱芜市的姜产品已发展到鲜食、调味、保健、洗涤、化妆等几大系列2000个品种。
山东盛德泰食品有限公司在姜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4个领域投资12亿元研发新产品。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凯介绍,该公司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研发出的姜澄清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莱芜成立了莱芜市姜文化研究会,正在建设生姜博物馆,为生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文化支撑。
"莱芜有世界*优的生姜产业基础,有悠久的生姜种植历史和生姜保健技艺研究史,我们有信心扛起世界生姜文化大旗。"陶务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