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可怕吗?盘点部分被“妖魔化”的食品

百检网 2021-11-15

  新华网上海9月28日电(记者 周琳“一个月饼含有8种添加剂”“一只雪糕中含有十几种添加剂”“吃了一顿饭接触了20多种添加剂”“一包方便面含有25种添加剂”……

  节日期间正是“饕餮”时分,可各种纷繁芜杂的传言让“吃货们”担心了。专家认为,事实上很多词语是“误毒”,但却动摇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终导致“人人自危”的局面。

  添加剂

  在众多消费者心中,“食品添加剂”赫然已成为洪水猛兽,闻之色变,甚至成为食品企业牟利、违法的代名词。一些企业还推出“零添加、纯天然”等作为卖点,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专家认为,食品添加剂实际上是被妖魔化了。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王泽斌说,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甲醛、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导致毒“祸”的添加物,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王泽斌说,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国标规定,在国标范围内使用添加剂,是安全的。

  速生鸡

  2012年下半年,“肉鸡喂养42天即出栏”短短一条微博,让速生鸡这一词汇进入消费者眼帘,更引发了巨大的恐慌。由于缺乏畜禽养殖的专业知识,对现代科学发展的进度认识不足,不少消费者认为这是“违背自然催生的动物食品”。

  专家介绍,肉鸡需要喂养半年才能出栏的情况,早就变成了历史,40天左右出栏在世界范围是属于正常水平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马闯告诉记者,养殖业生长周期的缩短,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影响: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饲料营养结构的合理安排和温度湿度等养殖环境的有效控制。

  但是,由于误解导致消费量下降,一度不少养殖户忍痛杀鸡转行,损失惨重,对市场影响也巨大。马闯说,“速生”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源头抓好安全用药,不滥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停药期。

  拼接肉

  “羊肉红白相离,拼接出来的,肯定是掺假的!”2013年上半年,公安部通报,不法商家将未经检验的肉品掺杂至羊肉中,销往多地。一时掺假羊肉成过街老鼠,各种鉴别掺假羊肉的攻略盛行。

  事实上,这些攻略并不太靠谱,“拼接”可以说是现代肉类加工业经常用到的工艺之一。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说,“红白分离”并不是假羊肉才有的特征。目前羊肉加工行业普遍采用的工艺是,将羊肉剔骨并分割成大小不一的部位肉后,再将部位肉中加入适量脂肪含量高的肥肉,肥瘦相间地码放、压紧、包装成圆筒状羊肉卷或羊肉方坯,减少运输成本。

  “这是一个纯物理的肉块组合过程,不会使肉的纤维、组织、风味产生变化。”刘强德说,肥瘦不同口味价格也不同,这种肉涮了后肥瘦会自然分开。仅仅从“红白分离”来鉴别羊肉真假,不专业、不科学也不可信。

  复原乳

  “中国很多鲜牛奶,都是奶粉勾兑出来的”“买牛奶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三个字,标有复原乳的不能买。”复原乳真的这么可怕吗?它和鲜牛奶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介绍,酸奶是用牛奶和乳酸菌进行发酵后的产物,在季节炎热奶牛产奶量少时,为了保障消费者能喝到酸奶,一些厂家不得已用奶粉冲调牛奶并发酵。从工艺上讲,比用鲜牛奶麻烦;从运输上讲,奶粉的运输更加方便。但从安全上讲,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故意买进口奶粉去冲兑液态奶,其经济效益不会很高。”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说,用奶粉冲兑涉及改生产工艺,成本费用也很高。企业一般情况是在奶源供应紧张,为保证市场供应,才采用奶粉冲兑“补短”。

  根据我国规定,鲜牛奶和纯牛奶不允许使用奶粉为原料进行冲兑,也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用乳粉或在生鲜乳中添加部分乳粉生产的酸牛乳、灭菌乳必须标注“复原乳”。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