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盐行动仍需继续攻坚

百检网 2021-11-15

    "中国居民膳食目前主要的问题有哪些?"但凡有些营养健康意识的人都知道,"盐吃得太多"肯定要在其中占据一席。

    中国是食盐摄入量*高的国家之一。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盐12.0克。比起日本、韩国、爱尔兰、巴西、美国、加拿大、芬兰、英国,我们的数据仅次于韩国。而根据刚刚披露的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城市居民的食盐摄入虽有所减少但仍过高。

    人均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小于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为6克,即便是以原卫生部等多部委去年共同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所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来衡量,对于中国来说,减盐也依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期间,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联合利华家乐品牌和联合利华饮食策划联合协办的"饮食与健康国际化趋势:减盐与美味共存"研讨会,就如何减少钠盐摄入,提高家常菜肴美味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推动减盐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食盐 非减不可

    虽然相关的健康宣教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但对于过多摄入食盐的危害,直到现在也还有不少老百姓心底里不以为然,觉得是不是营养学家夸大其词了?或将信将疑,认为只是一家之言,尚无定论。

    事实上,全球营养健康工作者对此已达成高度共识--钠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适量减少钠盐的摄入,对高血压患者可降低其血压,而对非高血压者,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据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医师马吉祥博士介绍,钠盐摄入过高导致高血压,现已有包括流行病学研究、干预实践、遗传学研究、动物实验和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等在内的多方面证据。不仅如此,高盐摄入也与心血管疾病、卒中等慢病相关。比如,19个队列、177,025个对象追踪3.5-19年的13项前瞻性研究资料显示,高盐摄入的卒中相对风险增加23%,心血管疾病相对风险增加14%,而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对77,500名45-74岁的人群进行的6-9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盐摄入对冠心病的危险比为1.19.

    同时,研究表明,减少钠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以及与血压相关慢性病的危险性。针对对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3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减少钠摄入,可将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3.39和1.54毫米汞柱。

    如果每天减少摄入5-6克盐,脑卒中和冠心病分别可降低24%和18%,全世界每年可避免约250万人死亡;对中国来说,每年可避免约36万因卒中和冠心病导致的死亡。

    减盐 国际大势

    这些科学证据促成了减盐行动在全球各地的兴起,比如加拿大、美国、芬兰、英国、法国、匈牙利、比利时、巴西、智利、澳大利亚、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而且,很多国家的减盐行动已经颇见成效。

    比如英国。英国政府实施了"红绿灯"食品标签体系,并且通过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达成食品改良协议,逐渐降低了加工食品的盐含量。2004至2010年的7年间,超市中大多数加工食品的含盐量减少了20%-40%.政府还广泛开展公众健康教育,仅仅一年,英国居民知道食盐摄入量应该小于6克的比例就从原来的3%上升至34%,约1/3的成年人表示曾经设法减少自己的食盐摄入量。此外,英国政府还对减盐行动的实施进行监测与评估。在减盐行动开展7年后,食盐摄入量从2001年的9.5克/天降到2008年的8.6克/天。

    再比如芬兰。芬兰政府制定了综合减盐策略,包括立法、制订膳食推荐指南、鼓励食品工业开发低盐产品、开展消费者教育。特别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政府创立了"心脏优质选择"食物标识,根据食物中盐和脂肪的含量,确定"心脏优质选择"的标识。市场上有超过600个"心脏优质选择食物";有80%的消费者认识这个标识,50%的消费者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会参考这个标识。后来政府又把管控覆盖到非预包装食品范畴,启用了"心脏餐"的标识,能获得这个标识的条件是,盐含量必须低于2克/餐。芬兰的减盐行动成效显著,从1977年到2007年,芬兰人群食盐摄入量减少了约1/3,相应的,人群舒张压和脑中风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展了减盐探索,据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社区处处长施小明研究员介绍,现已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参与及社区推广全民健康行动等模式,并卓有成效地将减盐工作一步步推广到北京、上海、山东等全国主要城市及省份。尤其是山东省,作为重点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的试点,2012年时就减盐控油工作与联合利华家乐等企业展开了使用健康支持工具--限盐勺等具体合作。

    减盐 路还很长

    必须看到,中国的减盐行动距离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59年以来的先后4次全国营养调查显示,中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阶梯式上升,患者增速惊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预计每年新增患者1000万,高血压流行形势依然严峻。而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食盐摄入虽有所减少但仍过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促进减盐平衡膳食行为形成,是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有效防控措施,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我国减盐和老百姓良好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就食品加工行业和餐饮行业而言,减盐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有研究显示,从加工食品和在外就餐这两条途径摄入的食盐,占中国居民食盐总摄入量的比例为77%.据统计,2006年我国预包装食品的总销售额达到4370亿元人民币。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购买包装食品的频率增加,预计每年总增长率将超过8%.与此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就餐。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发现,城市居民在外就餐的比例较10年前有明显上升,达到41.3%.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实习研究员张雪松的一项调查研究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市场上包装食品钠含量的变化趋势。这次调查的数据来源于营养标签,以往的数据来源于实验室检测。这次调查发现,部分包装食品钠含量过高;包装食品钠含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方便面和即食食品的钠含量上升显著,面条、蛋糕等主食食品以及薯片/薯条、干果、豆制品等休闲零食的钠含量也明显高于以往数据。由此可见,包装食品需要控盐。而且,包装食品也有减盐的空间,因为,调查显示,每类包装食品钠含量的变化范围很大。

    餐饮业同样亟需做出改变。近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仅外出就餐一次盐摄入量就可达到4克。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营养评价室副主任王竹研究员在北京地区开展的一项调查研究也发现,餐馆菜肴的钠含量较高;在餐馆就餐者,钠的摄入量占到每日推荐量的70%以上。

    当然,要想降低中国居民食盐的摄入量,更是少不了公众的亲身参与。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主席易卜拉欣?埃尔梅达法(Ibrahim Elmadfa教授指出,中国老百姓习惯性将钠盐作为提高咸味的主要途径,认为减少钠盐必然会减少菜肴的味道,因此对于钠盐依赖非常高。其实在欧洲一些国家,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复合调味品来提升家常菜的口味。

    联合利华亚太地区营养健康经理鲍建松博士也表示,中国老百姓做菜时,先加食盐和味精,然后还会额外添加酱油和酱料,这种烹饪习惯往往造成钠盐摄入过量。对于普通家庭来讲,提高家常菜肴的味道可以有多种调味品的选择。建议用鸡精和鸡粉来烹调家常菜,同时,巧妙利用紫菜和皮蛋这类天然食材,不仅味道更加鲜美,还能以食材中的天然咸味来取代部分钠盐的调味作用,从而适当减少钠盐的使用。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